[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输液针头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27350.7 | 申请日: | 2019-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969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杨菊;龙海艳;汪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菊 |
主分类号: | A61M5/32 | 分类号: | A61M5/32 |
代理公司: | 52100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商小川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承压盖 回收腔 底座 上端 刀片 压柄 本实用新型 便携式输液 安装通孔 回收装置 位置处 针头 同一水平位置 医疗器械技术 输液针头 可拆卸 有效地 铰接 凸台 回收 加工 制作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输液针头回收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一种便携式输液针头回收装置,它包括底座;在底座上端面的一侧铰接有承压盖和压柄,另一侧沿所述上端面的宽度方向安装有第一刀片;压柄设置在承压盖的上端,且在承压盖与底座上第一刀片的相对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刀片;底座与承压盖沿高度方向在同一水平位置上分别可拆卸地放置有第一回收腔和第二回收腔;承压盖上开有安装通孔,第二回收腔通过安装通孔放置在承压盖上;在压柄上与第二回收腔相对位置处设置有冲击凸台;第一回收腔和第二回收腔相对的两端为相互配合的结构;本实用新型有效地解决了在回收输液针头是操作不便的问题,其结构简单,便于加工,且制作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输液针头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利器盒是国家规定的对注射器、输液器及一次性针头等医疗废物进行收集处理的医用收纳装置,医护人员在使用利器盒对输液针头进行回收的时候首先要将利器盒的开口打开,把带着输液管的针头放入利器盒内部,再使用剪刀等剪切装置将输液管与针头进行分离,使针头落入利器盒内进行回收,这种操作方式显然存在着如需要同时携带利器盒与剪刀进入病房、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一手固定输液管一手操作剪刀,导致利器盒无法得到控制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内已经提出了多种通过在利器盒上直接加装剪刀或旋式刀片等切割装置以简化回收操作,但这种装置为了保证切割装置移动的可靠性,往往将钢铁制成的切割装置不可拆卸地安装在PVC材料制成利器盒的盒体上,从而增加了加工难度及加工成本,这也是目前大多改良的利器盒无法得到有效商业使用的问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携式输液针头回收装置,以解决当前对输液针头进行回收时操作不便,而改进的利器盒存在加工难度大,成本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输液针头回收装置,它包括底座;在底座上端面的一侧铰接有承压盖和压柄,另一侧沿所述上端面的宽度方向安装有第一刀片;压柄设置在承压盖的上端,且在承压盖与底座上第一刀片的相对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刀片;底座与承压盖沿高度方向在同一水平位置上分别可拆卸地放置有第一回收腔和第二回收腔;承压盖上开有安装通孔,第二回收腔通过安装通孔放置在承压盖上;在压柄上与第二回收腔相对位置处设置有冲击凸台;第一回收腔和第二回收腔相对的两端为相互配合的结构。
优选的,承压盖与压柄通过同一根铰杆铰接在底座上。
进一步的,在铰杆上安装有扭簧;扭簧的两端分别与底座与承压盖相连。
优选的,冲击凸台与压柄为一体式结构。
优选的,在底座的上端面上开有沉头孔;第一回收腔通过过渡配合放置在所述沉头孔中。
进一步的,在底座的上端面开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槽口从底座的侧边起始,其长度延伸至第一回收腔处;且第一刀片安装在导向槽与第一回收腔的相接位置。
进一步的,第一刀片与第二刀片相对的两端分别为相互配合的内凹弧形结构和外凸弧形结构。
优选的,底座的长度大小区间为80-120mm。
优选的,在压柄的上端面设置有防滑垫。
优选的,第一回收腔与第二回收腔为结构相同的方形敞口形状;在第一回收腔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定位卡环,且在第二回收腔的内侧壁上与第一回收腔的定位卡环相对的位置设置有紧固插条。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菊,未经杨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273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胰岛素针
- 下一篇:脚踏式针头分离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