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流互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26996.3 | 申请日: | 2019-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340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章向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泰成互感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38/30 | 分类号: | H01F38/30;H01F27/02;H01F27/32 |
代理公司: | 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0125 | 代理人: | 邢明顺 |
地址: | 3256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浇注体 器身 电流互感器 二次保护 环氧树脂 混合材料层 六角头螺钉 二次绕组 嵌件 下端 十字槽盘头螺钉 本实用新型 动稳定性 球面螺钉 热稳定性 一次绕组 安装孔 出线咀 次绕组 十字槽 原有的 上端 浇注 铭牌 外部 绝缘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流互感器,包括二次保护罩、铭牌、六角头螺钉、十字槽球面螺钉、十字槽盘头螺钉和浇注体,所述浇注体包括嵌件、器身、安装孔和环氧树脂混合材料层,所述浇注体下端设有嵌件,所述浇注体中部设有器身,所述器身包括二次绕组和一次绕组,所述器身外部设有环氧树脂混合材料层,所述浇注体上端安装有六角头螺钉,所述浇注体下端一侧安装有二次保护罩,所述二次保护罩内部设有出线咀。本电流互感器通过在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安装在器身内部,器身外部浇注环氧树脂混合材料层,并通过二次保护罩进行保护,相比原有的电流互感器,绝缘可靠,拥有足够的热稳定性和动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流互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流互感器。
背景技术
电流互感器是依据电磁感应原理将一次侧大电流转换成二次侧小电流来测量的仪器,电流互感器是由闭合的铁心和绕组组成,它的一次侧绕组匝数很少,串在需要测量的电流的线路中,因此它经常有线路的全部电流流过,二次侧绕组匝数比较多,串接在测量仪表和保护回路中,电流互感器在工作时,它的二次侧回路始终是闭合的,因此测量仪表和保护回路串联线圈的阻抗很小,电流互感器的工作状态接近短路,电流互感器是把一次侧大电流转换成二次侧小电流来测量,二次侧不可开路,现有的电流互感器安全性低,稳定性低,二次绕组短路时的保护电流有效值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流互感器,具备绝缘可靠,稳定性高的特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流互感器,包括二次保护罩、铭牌、六角头螺钉、十字槽球面螺钉、十字槽盘头螺钉和浇注体,所述浇注体包括嵌件、器身、安装孔和环氧树脂混合材料层,所述浇注体下端设有嵌件,所述浇注体下端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连接有嵌件,所述浇注体中部设有器身,所述器身包括二次绕组和一次绕组,所述二次绕组位于一次绕组下端中部,所述器身外部设有环氧树脂混合材料层,所述浇注体上端安装有六角头螺钉,所述浇注体外侧安装有铭牌,所述浇注体下端一侧安装有二次保护罩,所述二次保护罩内部设有出线咀,所述出线咀和浇注体侧壁之间通过十字槽球面螺钉固定连接,所述浇注体下端一侧固定连接有十字槽盘头螺钉。
优选的,所述六角头螺钉从上至下依次贯穿连接有螺母、弹簧垫圈、器身和垫圈。
优选的,所述十字槽盘头螺钉贯穿连接有弹簧垫圈、浇注体侧壁和垫圈。
优选的,所述一次绕组为单匝,二次绕组为两匝,每匝共有两层,层间设有绝缘体,绝缘体为0.04聚酯薄膜半迭一层,器身中部设有两个铁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电流互感器,通过在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安装在器身内部,器身外部浇注环氧树脂混合材料层,并通过二次保护罩进行保护,提高电流互感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能,该电流互感器的热稳定电流为每秒20KA,动稳定电流为50KA,额定绝缘水平为12KV、42KV和75KV,绝缘耐热等级为E级,相比原有的电流互感器,绝缘可靠,拥有足够的热稳定性和动稳定性,额定一次电流和额定二次电流分别为250A和5A,即二次绕组短路情况下,电流互感器在一秒内能承受而无损伤的一次电流有效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浇注体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浇注体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器身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器身侧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接线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泰成互感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泰成互感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269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