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坡面可变角度的防波堤模型及其实验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324082.3 | 申请日: | 2019-03-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073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 发明(设计)人: | 李冬荔;刘延波;胡振红;李喜斌;李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2B1/02 | 分类号: | E02B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坡面 丝杠 受力 防波堤 底部支撑结构 本实用新型 铰接 通孔 底部结构 角度变化 连续调节 实验系统 压力分布 作用位置 爬升 可变 波浪 破碎 穿过 观察 研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坡面可变角度的防波堤模型及其实验系统,包括底部支撑结构,与底部结构一端铰接的受力坡面、设置在受力坡面另一端的顶板,还设置有丝杠,所述丝杠一端与受力坡面铰接,另一端与底部支撑结构固定,所述顶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丝杠穿过通孔。本实用新型在实验时通过丝杠可以对坡面很方便地进行20°‑90°之间任意角度的连续调节,以便于研究角度变化对波压力分布规律和波压力最大值及其作用位置的影响,同时可以观察波浪在不同角度坡面上的爬升和破碎效果,为防波堤设计提供基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波堤模型及其实验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坡面可变角度的防波堤模型及其实验系统,属于海洋工程实验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海岸和近海工程中防波堤受到的主要外力之一就是波浪力,对于作用于防波堤上波浪力研究,决定了工程目标的实现和建筑物的稳定与安全。现有的防波堤模型斜坡面都是固定角度,不便于对不同角度斜坡防波堤所受波浪力的研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防波堤模型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坡面可变角度的防波堤模型及其实验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坡面可变角度的防波堤模型,包括底部支撑结构,与底部结构一端铰接的受力坡面、设置在受力坡面另一端的顶板,还设置有丝杠,所述丝杠一端与受力坡面铰接,另一端与底部支撑结构固定,所述顶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丝杠穿过通孔。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这样一些特征:
1.所述受力坡面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为20°-90°;
2.还设置有防浪胸墙,所述防浪胸墙与顶板固定连接;
3.所述底部支撑结构设置有开孔。
一种坡面可变角度的防波堤模型实验系统,包括水槽、设置在水槽一端造波机、设置在水槽另一端的消波装置、设置在水槽中间的坡面可变角度的防波堤模型及波压力测量装置,所述波压力测量装置设置在防波堤模型的受力坡面上。
所述防波堤模型与水槽的宽度一致且受力坡面的方向迎着造波机;
所述防波堤模型的丝杠长度大于水槽高度;
所述受力坡面中线上延长度方向设置7-10个测点螺孔,所述防浪胸墙沿高度方向布置3-5 个测点螺孔;
所述测点螺孔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实验时通过丝杠可以对坡面很方便地进行20°-90°之间任意角度的连续调节,以便于研究角度变化对波压力分布规律和波压力最大值及其作用位置的影响,同时可以观察波浪在不同角度坡面上的爬升和破碎效果,为防波堤设计提供基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一种坡面可变化角度的防波堤模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使用图1所示防波堤模型测试坡面上波压力大小和分布规律的一种坡面可变角度的防波堤模型实验系统示意图;
图3是使用图2所示实验系统测得坡面相对水平面倾斜角为30°时,防波堤坡面上波压力分布规律;
图4是图3其中一个测点的波压力随时间变化过程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防波堤模型的不足,发明一种坡面可变角度的防波堤模型及实验系统,便于研究人员使用该模型进行实验时,能够连续改变坡面倾斜角度,研究不同角度与作用于防波堤坡面上的波浪力之间的变化规律,为防波堤设计提供技术基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240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雨水模拟装置
- 下一篇:一种装配式快速搭建河道物理模型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