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从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中回收乙醇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323613.7 | 申请日: | 2019-03-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855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龙;赵印;赵俊;王书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州市厚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 |
| 代理公司: | 41130 郑州浩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边鹏 |
| 地址: | 45475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吸收罐 储存罐 水泵 本实用新型 竖直设置 乙醇 出管 进气口 地面位置 顶部中心 罐体下部 贯通连接 混合气体 能源效果 喷淋洗涤 三层孔板 一端设置 乙醇吸附 出气口 连通管 填料球 吸收管 溢流管 二氧化碳 泵入 喷淋 平躺 发酵 连通 玉米 节约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玉米制乙醇,涉及一种从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中回收乙醇的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吸收罐、平躺设置的储存罐以及水泵,其中的吸收罐的下部通过连通管与储存罐的一端进行连通,而储存罐的另一端设置有溢流管,水泵位于吸收罐和储存罐之间的地面位置上,水泵通过泵入管与储存罐的底部进行贯通连接,而水泵向上竖直设置泵出管,泵出管高至吸收罐的上部,并且通入到吸收管内部进行喷淋,吸收罐的进气口位于罐体下部,而吸收罐的出气口位于顶部中心。本实用新型中三层孔板以及填料球的放置可最大限度的与混合气体接触,并将其中的乙醇吸附收集起来,加大了喷淋洗涤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很好的乙醇收集效果,并且结构简单,节约能源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玉米制乙醇的设备领域,涉及一种从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中回收乙醇的装置。
背景技术
利用玉米原料发酵生产乙醇的过程中,发酵池内会产生二氧化碳、醛类物质、醇类物质等等与水蒸气的混合物,伴随着这些混合气体的产生和排放,其中含有的3%~5%的乙醇会随之而损耗掉,造成乙醇产品的生产损耗,如何有设备对这些乙醇进行回收,将大大的增加乙醇产品生产获得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乙醇损耗的问题,提供一种从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中回收乙醇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从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中回收乙醇的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吸收罐、平躺设置的储存罐以及水泵,其中的吸收罐的下部通过连通管与所述储存罐的一端进行连通,而储存罐的另一端设置有溢流管,所述水泵位于吸收罐和储存罐之间的地面位置上,所述水泵通过泵入管与储存罐的底部进行贯通连接,而水泵向上竖直设置泵出管,所述泵出管高至吸收罐的上部,并且通入到吸收管内部进行喷淋,所述吸收罐的进气口位于罐体下部,而吸收罐的出气口位于顶部中心。
进一步,所述储存罐通过底座支撑在地面上,其内设有两处不封顶的隔板,从而将储存罐分隔成三个部分。
进一步,所述溢流管与储存罐连接处所在的水平高度,与所述隔板最顶端的高度一致。
进一步,所述储存罐的两端还分别设置有液位管。
进一步,所述泵出管通入到吸收罐内的末端处设置喷淋头,所述喷淋头下方的罐内依次设置有三层结构相同的孔板,分别为第一孔板、第二孔板和第三孔板。
进一步,每层孔板均水平设置,并且其上设置有圆形的孔眼,每三个相邻孔眼圆心处的连线,可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
进一步,所述第二孔板和第三孔板上面堆满着若干层的填料球。
进一步,所述填料球为PP材质的多面空心球。
进一步,所述吸收罐的进气口位于第三孔板下方且高于连通管高度的位置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喷淋洗涤从而将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混合气体中的乙醇收集,然后储存起来进行浓缩提纯,并且储存起来的液体可以通过水泵循环喷淋,从而节约了生产用水;并且本实用新型中三层孔板以及填料球的放置可最大限度的与混合气体接触,并将其中的乙醇吸附收集起来,加大了喷淋洗涤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很好的乙醇收集效果,并且结构简单,节约能源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截面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吸收罐,2为泵出管,3为水泵,4为泵入管,5为连通管,6为储存罐,7为喷淋头,8为第一孔板,9为第二孔板,10为第三孔板,11为填料球,12为进气口,13为出气口,14为底座,15为隔板,16为液位管,17为溢流管,18为孔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州市厚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孟州市厚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236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