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更换管路连接接头的汽车发动机树脂进气歧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323254.5 | 申请日: | 2019-03-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593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 发明(设计)人: | 陈玉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天龙阿克达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M35/104 | 分类号: | F02M35/104 |
| 代理公司: | 44424 东莞市奥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何国涛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进气歧管 树脂 管路接头 环形槽 外侧壁 侧壁 本实用新型 环形密封圈 连接机构 固定块 相抵 管路连接接头 环形密封垫 汽车发动机 拆卸更换 环形槽相 上下设置 可更换 密封性 黏胶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更换管路连接接头的汽车发动机树脂进气歧管,包括树脂进气歧管和管路接头,所述树脂进气歧管相对管路接头的外侧壁设有环形槽,所述管路接头套设在环形槽的外侧壁并与环形槽的侧壁相抵,所述树脂进气歧管通过连接机构与管路接头相连接,所述环形槽的外侧壁设有多个环形密封圈,多个所述环形密封圈均通过黏胶的方式与环形槽相连接,所述管路接头与环形槽侧壁相抵侧壁之间设有环形密封垫,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规定在树脂进气歧管上的两个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上下设置在树脂进气歧管的外侧壁。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便于对管路接头进行拆卸更换且不会对树脂进气歧管造成损坏,也可以保证两者之间具有较好的密封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更换管路连接接头的汽车发动机树脂进气歧管。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汽车已成为大众商品走入了千家万户;而国内汽车产能的日趋扩大使各大整车厂商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汽车的性能提升、成本控制成了制造商争相关注的焦点。根据汽车行驶的需要,进气歧管一般需要布置三处整车管路连接接头,分别为曲轴箱通风管接头、碳罐脱附管路接头、真空助力管接头;根据不同客户的发动机舱布置及汽车配置,客户对各处管路接头的布置方向及尺寸规格要求各异。
目前的树脂进气歧管与管路接头常通过焊接方式进行连接,如此对管路接头进行更换时较为繁琐,甚至会造成树脂进气歧管的损坏,因此我们设计了一种可更换管路连接接头的汽车发动机树脂进气歧管来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可更换管路连接接头的汽车发动机树脂进气歧管,其便于对管路接头进行拆卸更换且不会对树脂进气歧管造成损坏,也可以保证两者之间具有较好的密封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更换管路连接接头的汽车发动机树脂进气歧管,包括树脂进气歧管和管路接头,所述树脂进气歧管相对管路接头的外侧壁设有环形槽,所述管路接头套设在环形槽的外侧壁并与环形槽的侧壁相抵,所述树脂进气歧管通过连接机构与管路接头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环形槽的外侧壁设有多个环形密封圈,多个所述环形密封圈均通过黏胶的方式与环形槽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管路接头与环形槽侧壁相抵侧壁之间设有环形密封垫。
优选地,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规定在树脂进气歧管上的两个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上下设置在树脂进气歧管的外侧壁,两个所述固定块的侧壁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远离固定块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弧形块,两个所述弧形块的弧形面均与管路接头的外侧壁相抵,两个所述弧形块相对的一端均通过螺栓相连接。
优选地,两个所述弧形块的材质均为不锈钢材质,且两个所述弧形块的弧形面均设有防护垫。
优选地,两个所述连接杆均通过阻尼转轴分别与相对的固定块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将管路接头套设在环形槽的外侧壁,通过螺栓将两个弧形块稳定夹持在管路接头的外侧壁,如此保证管路接头不易脱离树脂进气歧管,既不会损坏树脂进气歧管也便于对其进行更换。
2、本实用新型,将管路接头套设在环形槽的外侧壁,在多个环形密封圈的作用下,可以与管路接头的内侧壁相抵,如此可以增加管路接头与树脂进气歧管连接的密封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便于对管路接头进行拆卸更换且不会对树脂进气歧管造成损坏,也可以保证两者之间具有较好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更换管路连接接头的汽车发动机树脂进气歧管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天龙阿克达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天龙阿克达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232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动机实验用进气过滤机构
- 下一篇:一种点燃式增压内燃机醇类燃料添加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