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包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23099.7 | 申请日: | 2019-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577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孙硕;季进清;钱木;李伟;苏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613;H01M10/6556;H01M10/6567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王刚;龚敏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元电池 电池包 冷却流道 底板 冷却液 内腔 电池能量 散热效果 浸入 原有的 散热 堆叠 增设 流动 申请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包,包括:箱体,箱体具有内腔;单元电池,多个单元电池相互堆叠,并位于内腔;其中,箱体包括底板,沿高度方向,底板位于单元电池的下方;底板与单元电池的底部之间形成冷却流道。冷却液能够在电池包的底板与单元电池底部形成的冷却流道内流动,单元电池工作时,该冷却流道内的冷却液能够对单元电池起到散热的作用,使其在适宜的温度下工作,同时,单元电池的底部参与形成该冷却流道,即该单元电池浸入冷却液中,从而提高散热效果。另外,上述冷却流道采用电池包原有的部件围成,从而简化电池包内的结构,并避免增设管路导致的电池包体积和重量增大,从而提高电池能量密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储能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包。
【背景技术】
随着动力电池的日益发展,电池的能量密度不断提升,而能量密度提升带来的问题是电池的发热量增大,因此对电池冷却系统的冷却效率要求越来越严格,电池包在放电的工况下,冷却系统能够将电芯产生的热量快速被冷却介质带走,以使电池在适宜的温度下工作。
目前,国内主流冷却系统仍多数采用自然冷却、风冷、水冷的方式,其中,风冷的结构复杂,散热效果一般;现有的水冷方式需要在电池包内设置用于冷却液流通的管道,导致电池包内的管道复杂,且设置管道后还增加电池包的体积和重量,导致电池包的能量密度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用以解决电池包中现有冷却系统导致电池包内部管道复杂,以及电池包能量密度较低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具有空腔;
单元电池,多个所述单元电池相互堆叠,并位于所述空腔;
其中,所述箱体包括底板,沿所述电池包的高度方向,所述底板位于所述单元电池的下方;
所述底板与所述单元电池的底部之间形成冷却流道。
优选地,所述底板设置有多个凸棱,各所述凸棱间隔分布,相邻所述凸棱与所述底板围成流通槽;
所述单元电池的底部与所述凸棱固定连接,所述流通槽与所述单元电池的底部围成所述冷却流道。
优选地,所述凸棱沿所述电池包的宽度方向延伸,且各所述凸棱沿所述电池包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
所述电池包还包括沿宽度方向布置的两侧部安装件,所冷却流道沿宽度方向包括第三流道和第四流道,所述凸棱的两端部与对应所述侧部安装件之间具有预设距离,所述预设距离所在的空间形成所述第三流道和所述第四流道,所述第三流道与所述第四流道均沿长度方向延伸;
所述第三流道与各所述流通槽连通,所述第四流道与各所述流通槽连通,相邻所述流通槽通过所述第三流道和所述第四流道连通。
优选地,沿宽度方向,所述冷却流道还包括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
沿长度方向,所述电池包包括第一端部安装件,所述冷却流道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均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部安装件;
其中,所述进液口与所述第一流道连通,所述出液口与所述第二流道连通,且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第二流道通过连通口连通。
优选地,所述电池包还包括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纵梁,沿宽度方向,所述第一纵梁将所述冷却流道分隔为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
所述第一纵梁的底部与所述凸棱固定连接,沿高度方向,所述底板与所述第一纵梁之间的空间形成所述连通口。
优选地,所述第一端部安装件还设置有进液腔和出液腔;
其中,所述进液腔分别与所述进液口和所述第一流道连通,所述出液腔分别与所述出液口和所述第二流道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230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拆卸的锂电池模块组
- 下一篇:电池包以及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