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核磁共振自动调节床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22098.0 | 申请日: | 2019-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957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郭成;刘桂芳;顾华勇;赵希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市中心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55 | 分类号: | A61B5/055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6604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磁共振 自动 调节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核磁共振自动调节床,涉及医用检查器械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外框,所述外框内壁的两侧面均开设有连接槽,且两个连接槽内壁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滑槽,且位于右侧两个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一滑块,且位于左侧两个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二滑块,且位于同侧第二滑块和第一滑块的相对面通过旋转轴固定连接,且两个旋转轴的正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该核磁共振自动调节床,因而可通过电动推杆的伸缩动作以达到调控患者对应部位翘起幅度的目的,而弹性垫由慢回弹海绵制成,导致患者的背部会被浅浅的包裹在弹性垫中,因而可使患者长时间保持稳定的状态,进而可保证核磁共振检测设备的精确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检查器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核磁共振自动调节床。
背景技术
核磁共振是磁矩不为零的原子核,在外磁场作用下自旋能级发生塞曼分裂,共振吸收某一定频率的射频辐射的物理过程,核磁共振波谱学是光谱学的一个分支,其共振频率在射频波段,相应的跃迁是核自旋在核塞曼能级上的跃迁。
患者在进行核磁共振检查时通常采用平躺的姿势,但有时也需要根据患处以及核磁共振设备的需求进行改变体位姿势,且需长时间保持不变,然而,目前核磁共振检测用床通常不具被特殊支撑结构,只能借助于靠枕,床扶手之类的辅助物,很不方便,患者也会不舒服,不利于患者长时间保持特殊姿势,致使患者体位姿势容易发生改变,进而会影响检测设备的精确度,因此亟需一种核磁共振自动调节床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核磁共振自动调节床,解决了目前核磁共振检测用床通常不具被特殊支撑结构,只能借助于靠枕,床扶手之类的辅助物,很不方便,患者也会不舒服,不利于患者长时间保持特殊姿势,致使患者体位姿势容易发生改变,进而会影响检测设备精确度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核磁共振自动调节床,包括外框,所述外框内壁的两侧面均开设有连接槽,且两个连接槽内壁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滑槽,且位于右侧两个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一滑块,且位于左侧两个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二滑块,且位于同侧第二滑块和第一滑块的相对面通过旋转轴固定连接,且两个旋转轴的正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和第一支撑板的正面铺设有一层弹性垫,并且第二支撑板的下表面与第一支撑板的上表面搭接。
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两侧面分别与外框内壁的两侧面搭接,所述第二支撑板和第一支撑板的背面通过合页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凸缘,所述第一凸缘的右侧面通过销轴与第二凸缘的左侧面铰接,所述第二凸缘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下表面通过电动推杆与支撑架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并且支撑架的上表面分别与外框下表面的两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开关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开关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源设置在支撑架内壁的下表面,所述开关设置在支撑架的右侧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数量相等,且均为若干个,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的数量相等,且均为第一支撑板数量的二倍。
优选的,所述弹性垫由慢性回弹海绵材质构成,并且弹性垫的厚度范围为1.5-3厘米。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的形状均为圆形,并且滑槽内壁的前侧和后侧均为弧形。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市中心医院,未经青岛市中心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220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宠物垫
- 下一篇:一种证据存储装置及应用其的执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