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瓷砖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21996.4 | 申请日: | 2019-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390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周健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健贵 |
主分类号: | E04F13/14 | 分类号: | E04F13/14;E04F13/2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奥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24 | 代理人: | 何国涛 |
地址: | 563100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瓷砖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瓷砖,包括瓷砖正面和瓷砖反面,所述瓷砖反面用于黏贴在墙面,所述瓷砖反面上设置有多颗瓷砖牙,所述瓷砖牙呈圆锥形或圆台形,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瓷砖反面上设置有多颗瓷砖牙,该瓷砖牙呈圆锥形,这样在施工的时候,可节约混凝土,还大大的提高了瓷砖与混泥土的牢固性,节省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瓷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瓷砖。
背景技术
瓷砖,又称磁砖,是以耐火的金属氧化物及半金属氧化物,经由研磨、混合、压制、施釉、烧结之过程,而形成的一种耐酸碱的瓷质或石质等,建筑或装饰材料,称之为瓷砖。其原材料多由粘土、石英砂等等混合而成。目前市场上施工的瓷砖,因为背面是较短的纹路与混凝土相交,在长期雨水的浸泡和太阳的强烈暴晒下容易脱落从而导致使用周期短,而且在施工时浪费混凝土物料,目前施工混凝土的用量大概是1.5CM左右,另外瓷砖由于面积大,在施工时如果不细心可能会导致瓷砖中心出现空巢的现象,瓷砖在施工时还会出现费时费力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延长瓷砖与混凝土的粘合度、提高瓷砖使用寿命、节约成本、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施工时间的瓷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瓷砖,包括瓷砖正面和瓷砖反面,所述瓷砖反面用于黏贴在墙面,所述瓷砖反面上设置有多颗瓷砖牙,所述瓷砖牙呈圆锥形。
进一步地,所述瓷砖牙呈矩形阵列设置有9颗瓷砖牙,且设置成三行三列。
进一步地,所述瓷砖牙还可以呈空心圆状或三棱锥状或四棱锥状或棱锥状或六边几何体组合状或半圆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瓷砖牙一共设置有5颗,其中4颗分别在瓷砖反面的四个角,最后1颗设置在瓷砖反面的中心。
进一步地,所述瓷砖牙的长度为0.5到0.8厘米。
进一步地,所述瓷砖牙的长度为0.7厘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瓷砖反面上设置有多颗瓷砖牙,该瓷砖牙呈圆锥形,这样在施工的时候,可节约混凝土,在目前混凝土的使用量一般要1.5厘米,现在由于设置了瓷砖牙,可以提高瓷砖与混泥土的粘合度,使得该混凝土的用量可以减少到和牙的长度一样,只需要0.7厘米左右深度混凝土,这样一来就可以节约成本。
另外由于设置有瓷砖牙,瓷砖牙的长度为0.7厘米,这样当瓷砖通过 0.7厘米的瓷砖牙与混泥土黏贴后,大大的提高了瓷砖与混泥土的牢固性,因为现有技术中该瓷砖反面仅靠较短的纹路与混泥土粘合,牢固性非常差。
并且最后施工的时候,现有技术将瓷砖贴在混泥土上时,由于瓷砖面积大,会导致瓷砖中心具有空气压迫瓷砖中心的混泥土往四周运动,从而导致瓷砖中心出现空巢的现象,本申请在黏贴瓷砖的时候,工人可以依靠该瓷砖牙先插入到混泥土,然后再将瓷砖慢慢黏贴在混泥土上,从而可以慢慢将空气从混泥土上压出,不需一下子将瓷砖黏贴在墙上,从而避免了出现空巢的现象。
最后由于瓷砖牙呈圆锥形,这样瓷砖通过瓷砖牙黏贴在混泥土上时,瓷砖牙插入混泥土时受到的阻力也会小很多,大大的节省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到图2所示的,一种瓷砖,包括瓷砖正面1和瓷砖反面2,所述瓷砖反面2用于黏贴在墙面,所述瓷砖反面2上设置有多颗瓷砖牙3,所述瓷砖牙3呈圆锥形或圆台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健贵,未经周健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219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纺织品粘毛机
- 下一篇:一种结膜囊冲洗接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