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高压成形管件的胀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21492.2 | 申请日: | 2019-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161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虞松;李建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中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6/033 | 分类号: | B21D26/033;B21D26/047;B21D26/045 |
代理公司: | 32344 苏州拓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童强<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芯 胀形模具 垫片 螺母 可拆卸连接 可拆卸的 连接杆 密封头 造型部 管件 液压传动设备 本实用新型 螺纹连接部 内高压成形 导入通道 管件加工 经济实用 内部设置 胀形装置 作业过程 配套的 台阶轴 导通 对管 模腔 施压 加工 密封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件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内高压成形管件的胀形装置,包括胀形模具以及与其配合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可拆卸连接有密封头,所述胀形模具的内部可拆卸连接有可替模芯,所述可替模芯的内部开设有相互导通的管件导入通道和模腔;所述密封头包括螺母造型部以及分别固定在所述螺母造型部两端的螺纹连接部和台阶轴连接部;胀形模具内部设置可拆卸的可替模芯,可以根据需要加工的产品的不同更换配套的可替模芯,不需要更换液压传动设备,且可实现多种类产品的加工;在密封头上设有可拆卸的垫片,因此,对作业过程中通过垫片对管件进行施压,损坏后仅更换垫片即可,更加经济实用,并且更换简单方便,便于进行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件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内高压成形管件的胀形装置。
背景技术
国内汽车行业一直采用热成形、焊接、整形、表面处理等工序制造异型管类零部件,其性能和制造质量明显低于德、英美等产品,这样的加工工艺不仅复杂,效率低,而且最终成型的产品质量不稳定,寿命短。
内高压成形技术是美国、德国上世纪90年代实用新型的新型成形技术,最先在航天卫星发射架、飞机油路系统等零部件制造中获得应用,并迅速推广至汽车、轨道车辆等行业,解决了“分体热冲+焊接+校形”技术制造管(壳)类零件性能不稳、精度不足、效率低下等,工艺瓶颈难题,内高压成形工艺使零件组织细化、晶粒流向可控、性能获得显著提升,是变直径变壁厚异型管壳类零部件优质、高效、低耗制造成形的最有效工艺技术,是当今国际成形研究和应用发展最为迅速的新技术。
内高压成形的管件的关键工艺便是内高压胀形,内高压胀形是向管件内部通入高压气体,利用模具在管件表面胀成各种形状,最终制成适用于各种场合的内高压成形的异型管件。常规的内高压胀形装置由于经常通入高压气体,很容易出现损坏,需要经常更换,导致成本较高;同时以往的胀形装置只能将管件胀形出固定形状,导致制成的异型管结构单一。
鉴于此,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内高压成形管件的胀形装置。(授权公告号CN207521514U),该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只需单独更换密封头,降低成本的内高压成形管件的胀形装置,但是,其更换密封头仍旧需要较高的生产成本,且对加工管件的适应性不高。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内高压成形管件的胀形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高压成形管件的胀形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内高压成形管件的胀形装置,包括胀形模具以及与其配合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可拆卸连接有密封头,所述胀形模具的内部可拆卸连接有可替模芯,所述可替模芯的内部开设有相互导通的管件导入通道和模腔;所述密封头包括螺母造型部以及分别固定在所述螺母造型部两端的螺纹连接部和台阶轴连接部,所述台阶轴连接部上可拆卸连接有与所述管件导入通道内管件配合的垫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台阶轴连接部的靠近所述螺母造型部的一端具有分隔环,所述螺母造型部的另一端设有台阶轴连接端面,所述垫片通过所述台阶轴连接端面与所述台阶轴连接部卡合连接,且所述垫片上设有螺钉,所述螺钉贯穿所述垫片并螺接在所述台阶轴连接端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垫片的端面上固定有环形垫入部,所述环形垫入部位于所述螺钉的外围。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垫片上开设有沉孔,所述螺钉位于所述沉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环形垫入部具有凸出部以及自凸出部向外延伸的斜面,且所述凸出部距离所述螺钉的长度为定值,所述环形垫入部的表面光滑。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密封头中开设有与所述连接杆连通的导压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中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中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214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拱形梁的立式旋压机机架及机床
- 下一篇:一体式球型多通管件的冲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