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辅助助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19958.5 | 申请日: | 2019-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945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中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3/02 | 分类号: | A61H3/0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权航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80 | 代理人: | 蒋鸣娜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辅助 助行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康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辅助助行器。本智能辅助助行器包括:拐杖本体,位于拐杖本体内的角度传感器和计步传感器;其中所述角度传感器适于采集拐杖本体与其自身受重力方向的倾斜角度以获取患者的步幅;所述计步传感器适于根据拐杖本体的震动幅度以获取患者的计步频率;所述角度传感器和计步传感器均与处理器模块电性连接,以及所述处理器模块还与报警模块电性连接;当康复者实际的步幅和/或计步频率超过处理器模块内的相应预设值后,通过报警模块发出报警。本智能辅助助行器通过限定康复者的行走步幅和步频,帮助康复者恢复自身的步行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康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辅助助行器。
背景技术
对于康复性治疗中,典型的病症表现例如中风、脑外伤、脊髓损伤和疾病、偏瘫、脑瘫等导致的足内翻、足下垂,这些患者是否具有良好的步行能力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生活质量以及回归融入社会的期望。
因此,在各类异常步态的病症中,恢复患者的步行能力是最主要的康复目标。
以典型中风为例,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变革带来的心理压力增加及膳食结构的改变,中风发病呈上升趋势。我国中风发病率为120-180/10万,是美国的2倍,死亡率60-120/10万,幸存者中85%留有运动功能障碍,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据卫生部统计,每年全国因本病支出的医疗、康复、护理费用接近400亿元。
目前医用的助行器主要还是采用机械结构式,但是传统的机械结构式功能单一,无法提醒康复者行走的步幅、步频,遇到比较急躁的康复者会加大锻炼强度,这往往是不可取的,容易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够提醒康复者行走步幅和步频的智能辅助助行器是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于提醒康复者的行走步幅和步频的智能辅助助行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辅助助行器,包括:
拐杖本体,
位于拐杖本体内的角度传感器和计步传感器;其中
所述角度传感器适于采集拐杖本体与其自身受重力方向的倾斜角度以获取患者的步幅;
所述计步传感器适于根据拐杖本体的震动幅度以获取患者的计步频率;
所述角度传感器和计步传感器均与处理器模块电性连接,以及
所述处理器模块还与报警模块电性连接;
当康复者实际的步幅和/或计步频率超过处理器模块内的相应预设值后,通过报警模块发出报警。
进一步,所述智能辅助助行器还包括:数据存储模块和无线模块;
所述处理器模块获得康复者的步幅和计步频率发送至数据存储模块进行存储以及通过无线模块无线发送。
进一步,所述无线模块包括:适于近距离传输信号的蓝牙传感器和适于远距离传输信号的4G模块。
进一步,所述拐杖本体的上端部设置有带弧度的手柄;
所述手柄上设置有心跳测速传感器;
所述处理器模块适于通过心跳测速传感器采集康复者的心跳数据,并通过无线模块将心跳数据进行上传至云服务器。
进一步,所述手柄上还设置有振动模块;
当康复者实际倾斜角度超过预设值后,所述处理器模块控制振动模块触发振动。
进一步,所述拐杖本体的下端部设置支撑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中医医院,未经常州市中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199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稳压遥控浮球阀
- 下一篇:一种机器人焊接汇流条承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