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凸极电机定子的散热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319861.4 | 申请日: | 2019-03-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271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 发明(设计)人: | 王增元;庞瑞;周荣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达思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9/22 | 分类号: | H02K9/2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关家强 |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机壳 定子绕组 导热灌封胶 定子铁芯 本实用新型 双凸极电机 定子端环 散热结构 热阻 导热能力 电机端部 热传导 传导 填充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双凸极电机定子的散热结构,包括电机机壳、定子铁芯以及导热灌封胶,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机机壳和定子铁芯之间填充导热灌封胶进行热传导,大大降低了热阻,使得定子绕组的热量更容易通过定子铁芯传导到电机机壳上;同时,在定子绕组的端部和电机机壳之间增加了第一定子端环和第二定子端环,减少定子绕组端部的导热灌封胶的厚度,以减少定子绕组的端部到电机机壳的距离,从而降低了定子绕组到电机机壳间的热阻,进一步增加了电机端部的导热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凸极电机定子的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双凸极电机定子铁芯嵌线完成后,通过真空浸漆,浸漆后的嵌线定子和电机机壳组装,完成定子组件,定子绕组的散热是通过定子绕组、绝缘漆、定子铁芯传导到电机机壳,通过机壳散热,这种散热方式存在如下不足:
(1)绕组热量通过绝缘浸漆传导热阻比较大,不利于电机的散热;
(2)由于绝缘漆不能完全填充电机绕组和铁芯间的缝隙,绕组和铁芯间有空气的存在,空气的导热系数很低,对电机的散热不利。
(3)没有充分利用绕组端部进行散热。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双凸极电机定子的散热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种双凸极电机定子的散热结构,包括电机机壳、定子铁芯和导热组件,所述定子铁芯安装在所述电机机壳内,所述定子铁芯内壁上的定子极上设置有定子绕组;所述电机机壳包括机壳侧面和两个机壳端面;所述导热组件包括导热灌封胶以及导热环;所述导热灌封胶填充在所述电机机壳和定子铁芯之间,以及嵌线后的定子槽内;所述导热环设置在所述机壳端面内侧。
优选的,所述导热环包括第一定子端环和第二定子端环,所述第一定子端环和所述第二定子端环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机壳端面内侧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定子端环和所述第二定子端环与所述机壳端面过盈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热灌封胶填充在所述第一定子端环和/或第二定子端环与所述定子绕组的端面之间。
优选的,所述导热灌封胶还填充在所述定子铁芯的外圆周与机壳侧面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一定子端环和所述第二定子端环的材质为铝。
优选的,所述导热灌封胶的材质为环氧树脂胶或者硅橡胶或者聚氨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双凸极电机定子的散热结构,通过在电机机壳和定子铁芯之间填充导热灌封胶进行热传导,大大降低了热阻,使得定子绕组的热量更容易通过定子铁芯传导到电机机壳上;同时,在定子绕组的端部和电机机壳之间增加了第一定子端环和第二定子端环,减少定子绕组端部的导热灌封胶的厚度,以减少定子绕组的端部到电机机壳的距离,从而降低了定子绕组到电机机壳间的热阻,进一步增加了电机端部的导热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技术方案做具体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达思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达思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198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轮毂电机冷却流道结构
- 下一篇:一种机动车交流发电机及其抗振调节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