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础上拔载荷试验可增程式加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19420.4 | 申请日: | 2019-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954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智;周楠;张东江;李洋;罗建荣;杨世江;毕雪昱;马忠龙;岳华刚;褚忠凯;谢文;刘华清;崔强;丁士君;朱照清;满银;丁民涛;张永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新疆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础上 载荷 试验 程式 加载 装置 | ||
1.一种基础上拔载荷试验可增程式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传力螺杆(12)、上顶板(7)、法兰盘(15)、承压传力装置(A)、螺杆上螺母(8)和顶升部件(B);在所述传力螺杆(12)上增设增程部件(C),用于增加试验基础的行程;
所述承压传力装置(A)放置于地基(21)上,所述顶升部件(B)设置于所述承压传力装置(A)上,所述上顶板(7)设置于所述顶升部件(B)上;
所述传力螺杆(12)上端穿过所述上顶板(7)与所述螺杆上螺母(8)紧固连接,再穿过所述承压传力装置(A)后与法兰盘(15)紧固连接;所述法兰盘(15)还与被拔的试验基础(20)固定连接;
设置于所述传力螺杆(12)上的所述增程部件(C)位于上顶板(7)和所述承压传力装置(A)之间;
所述顶升部件(B)通过带动传力螺杆(12)向上运动进而带动所述法兰盘(15)以及与所述法兰盘(15)固定连接的试验基础(20)向上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础上拔载荷试验可增程式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程部件(C)包括:增程螺母(11)和在传力螺杆(12)上配合所述增程螺母(11)加工的增程螺纹(10);
所述增程螺纹(10)的长度配合所述试验基础(20)的上拔运动行程设置;
所述增程螺母(11)配合所述试验基础(20)的上拔运动行程旋拧于增程螺纹(10)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基础上拔载荷试验可增程式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力螺杆(12)为两个,沿所述顶升部件(B)的中垂线对称设置;
所述传力螺杆(12)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加工有螺杆上螺纹(9)和螺杆下螺纹(13);
所述螺杆上螺母(8)与所述螺杆上螺纹(9)配套使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基础上拔载荷试验可增程式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增程螺纹(10)位于所述螺杆上螺纹(9)和所述螺杆下螺纹(13)之间,且紧贴所述螺杆上螺纹(9)。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础上拔载荷试验可增程式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杆下螺母(14)和在所述传力螺杆(12)上配合螺杆下螺母(14)设置的螺杆下螺纹(13);
所述螺杆下螺母(14)与所述螺杆下螺纹(13)配合连接将所述传力螺杆(12)的下端与所述法兰盘(15)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础上拔载荷试验可增程式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地脚螺栓(19)、地脚上螺母(16)、地脚下螺母(18)和在所述地脚螺栓(19)上配合所述地脚上螺母(16)和地脚下螺母(18)加工的地脚螺纹(17);
所述地脚螺栓(19)为两个,沿所述法兰盘(15)中垂线对称设置;
所述地脚上螺母(16)和地脚下螺母(18)旋拧于地脚螺纹(17)上,并分别位于所述法兰盘(15)上面和所述法兰盘(15)下面;
所述地脚螺栓(19)下端预先浇筑于试验基础(20)中,所述地脚螺栓(19)上端穿过所述法兰盘(15)并通过地脚上螺母(16)和地脚下螺母(18)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基础上拔载荷试验可增程式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传力装置(A)包括:承压板(1)、传力墩(2)和传力横梁组(3);
所述承压板(1)放置于地基(21)上,所述传力墩(2)放置于所述承压板(1)上;
所述承压板(1)和传力墩(2)各有两个,所述传力横梁组(3)放置于两个传力墩(2)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基础上拔载荷试验可增程式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顶板(4);
所述下顶板(4)放置于所述顶升部件(B)和所述传力横梁组(3)之间,所述下顶板(4)用于顶升部件(B)和传力横梁组(3)整体的荷载传递;
且所述传力螺杆(12)穿过所述下顶板(4),所述增程螺母(11)旋拧至紧贴所述下顶板(4)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新疆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新疆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1942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医用热敏干式相机
- 下一篇:一种中央空调冷冻机房智能控制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