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方肩90°多刃口立装铣刀片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317053.4 | 申请日: | 2019-03-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476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 发明(设计)人: | 邱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索尔切削工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C5/02 | 分类号: | B23C5/02 |
| 代理公司: | 11616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永昌<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 地址: | 412000 湖南省株洲市天***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切削刃 本实用新型 燕尾形状 刀片 立装 装夹 产品设计 常规产品 方肩铣削 合金材料 矩形结构 切削条件 使用寿命 安装孔 多刃口 铣刀片 进给 刃口 加工 制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肩90°多刃口立装铣刀片,包括本体,所述的本体采用立装方式装夹,所述的本体为矩形结构,大小为16mm*6.96mm*16mm,所述的本体的中心设有安装孔,所述的本体的八个角设有切削刃,所述的切削刃均为90°且刀片为燕尾形状。所述的本体上设有多个用于标记的编号,所述的编号分别对应切削刃。所述的本体采用硬度高的合金材料制作而成。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产品设计8个有效切削刃,是现有产品的四倍,均可适用于90°的方肩铣削加工,单个刃口的使用寿命是现有常规产品的两倍,刀片为燕尾形状,装夹牢靠,能在非常恶劣的切削条件下实现大进给加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方肩90°铣刀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方肩90°多刃口立装铣刀片。
背景技术
现有铣刀片大多数都是标准产品,均采用平装的方式装夹,有效切削刃少,浪费原材料(稀有贵金属WC和Co),抗冲击能力差,磨损过快;少数采用立装方式,但是有效切削刃最多只有四个,使用效果不好,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新型的方肩90°多刃口立装铣刀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新型方肩立装铣刀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方肩90°多刃口立装铣刀片,包括本体,所述的本体采用立装方式装夹,所述的本体为矩形结构,大小为16mm*6.96mm*16mm,所述的本体的中心设有安装孔,所述的本体的八个角设有切削刃,所述的切削刃均为90°且刀片为燕尾形状。
作为改进,所述的本体上设有多个用于标记的编号,所述的编号分别对应切削刃。
作为改进,所述的本体采用硬度高的合金材料制作而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刀片立装,产品设计8个有效切削刃,是现有产品的四倍,均可适用于90°的方肩铣削加工,科学的结构设计,使产品可立装于刀体上,从结构上大大提高了产品的抗冲击能力,故可使用硬度更高的合金材料,可提高两倍以上的使用寿命;该产品有效刃口是现有常规产品的四倍,且单个刃口的使用寿命是现有常规产品的两倍,刀片为燕尾形状,装夹牢靠,能在非常恶劣的切削条件下实现大进给加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方肩90°多刃口立装铣刀片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方肩90°多刃口立装铣刀片的立体图。
如图所示:1、本体,2、安装孔,3、切削刃,4、编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一种方肩90°多刃口立装铣刀片,包括本体1,所述的本体1采用立装方式装夹,所述的本体1为矩形结构,大小为16mm*6.96mm*16mm,所述的本体1的中心设有安装孔2,所述的本体1的八个角设有切削刃3,所述的切削刃3均为90°且刀片为燕尾形状。
所述的本体1上设有多个用于标记的编号4,所述的编号4分别对应切削刃3。
所述的本体1采用硬度高的合金材料制作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本体1采用特殊的精密成型方法,即分体模具成型,模腔由6个冲头组成,本体1的八个角均设有切削刃3,均可适用于90°的方肩铣削加工,刀片为燕尾形状,装夹牢靠,产品定位结构完全与配套的刀体结合,绝大多数切削力作用于刀体的定位槽,最小化作用于夹紧螺钉头的剪切力。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索尔切削工具有限公司,未经株洲索尔切削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170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