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变频采煤机电缆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316498.0 | 申请日: | 2019-03-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915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辉;李章学;邓一权;陈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川东电缆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7/04 | 分类号: | H01B7/04;H01B7/18;H01B11/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智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75 | 代理人: | 吴新祥;丁亮 |
| 地址: | 6351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工频电缆 变频电缆单元 控制线芯 绕包层 变频 本实用新型 采煤机电缆 地线芯导体 主线芯导体 内护套 竖直端 外护套 电缆 采煤机 控制线芯导体 便于安装 单元整合 顶部设置 极薄煤层 减小 检修 节约 维修 开发 | ||
1.新型变频采煤机电缆,包括外护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套(1)的内侧设置有内护套(3),所述内护套(3)内侧竖直端底部设置有工频电缆单元(4),且工频电缆单元(4)的顶部设置有变频电缆单元(6),所述工频电缆单元(4)与变频电缆单元(6)的竖直端两侧均设置有控制线芯单元(5),所述工频电缆单元(4)包括主线芯导体(402)、地线芯导体(405)和第一带绕包层(406),所述主线芯导体(402)与地线芯导体(405)位于第一带绕包层(406)内侧,所述第一带绕包层(406)内侧设置有总屏蔽层(407),所述主线芯导体(402)外侧包覆有第一绝缘层(403),所述地线芯导体(405)外侧包覆有橡皮半导电层(401),所述控制线芯单元(5)包括第二带绕包层(505)和控制线芯导体(502),所述控制线芯导体(502)位于第二带绕包层(505)内侧,所述控制线芯导体(502)外侧包覆有第二绝缘层(503),所述控制线芯导体(502)内侧设置有钢丝绳(5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变频采煤机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线芯导体(402)和第一绝缘层(403)沿第一带绕包层(406)的圆心阵列设置有三个,且第一绝缘层(403)重叠的空腔内侧设置有加强垫芯(40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变频采煤机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橡皮半导电层(401)位于两个第一绝缘层(403)与第一带绕包层(406)贴合形成的空腔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变频采煤机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501)、控制线芯导体(502)和第二绝缘层(503)延第二带绕包层(505)的圆心阵列设置有四个,且四个第二绝缘层(503)贴合的形成空腔内侧设置有加强芯(50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变频采煤机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套(1)与内护套(3)之间设置有纤维加强层(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变频采煤机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工频电缆单元(4)与变频电缆单元(6)结构相同,且工频电缆单元(4)直径大于变频电缆单元(6)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变频采煤机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层(403)外侧包覆有玻纤带绕包层(408),所述玻纤带绕包层(408)中间设置有分相屏蔽层(40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川东电缆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川东电缆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1649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温氟塑料补偿导线
- 下一篇:一种耐严寒耐高温的柔性充电桩充电电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