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拆卸扳手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316005.3 | 申请日: | 2019-03-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250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 发明(设计)人: | 张怡;吴小芳;邴利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5B13/08 | 分类号: | B25B13/08;B25B23/1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扳手 扳柄 后柄 前柄 扳手头 扳尾 下柄 半圆柱体结构 椭圆柱体结构 可拆卸连接 两段式结构 上下相对 手工工具 顺序相连 随身携带 可拆卸 上表面 上柄身 下表面 弧面 光滑 损伤 缓解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拆卸扳手,属于手工工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扳手头、扳柄和扳尾,三者依次顺序相连;所述扳柄为两段式结构,由前柄身和后柄身连接组成,扳手头与前柄身的端部相连,后柄身的末端连有扳尾,前述任意两者之间的连接均为可拆卸连接;所述前柄身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两者的两端之间通过光滑的弧面相连;所述后柄身包括上柄身和下柄身,上柄身为半椭圆柱体结构,下柄身为半圆柱体结构。本实用新型缓解了现有技术中的扳手的扳柄容易对使用者的手造成损伤的技术问题,并且满足扳手的尺寸多样化以及随身携带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拆卸扳手,属于手工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扳手是一种常用的生活工具,扳手是一种常用的安装与拆卸工具。是利用杠杆原理拧转螺栓、螺钉、螺母和其他螺纹紧持螺栓或螺母的开口或套孔固件的手工工具。扳手通常在扳柄的一端或两端制有夹持螺栓或螺母的开口或套孔(即扳手头),使用时沿螺纹旋转方向在柄部施加外力,就能拧转螺栓或螺母。
现有的手动扳手的扳柄一般为长方体形,其中,与扳手旋转方向相对的两侧面为人手的主要受力面,如果需要用力较大的情况下,由于横截面较小,导致人手所受压强较大,长时间作业,疼痛感明显提升。此外现有常用手动扳手是一体的,不便于携带,且柔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拆卸扳手,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的扳手的扳柄容易对使用者的手造成损伤以及克服扳手柔性差和不便携带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拆卸扳手,包括扳手头、扳柄和扳尾,三者依次顺序相连;
所述扳柄为两段式结构,由前柄身和后柄身连接组成,扳手头与前柄身的端部相连,后柄身的末端连有扳尾,前述任意两者之间的连接均为可拆卸连接;
所述前柄身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两者的两端之间通过光滑的弧面相连;
所述后柄身包括上柄身和下柄身,上柄身为半椭圆柱体结构,下柄身为半圆柱体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扳手头与与前柄身之间为螺纹连接,前柄身与后柄身之间为螺纹连接,后柄身与扳尾之间为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扳尾为圆柱形,采用磁性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扳尾的尺寸大于所述后柄身的尺寸。
进一步的,所述扳手头与前柄身相连的一端厚度与前柄身相同,另一端设有咬牙部位,咬牙部位厚度小于前柄身且其中一面与前柄身齐平。
进一步的,所述后柄身整体呈弧线形,其尺寸从后柄身与前柄身相连一端沿中间直到后柄身的尾部逐渐减小。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扳手的有益效果具体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扳手,扳柄为两段式结构,其中,扳柄的两个相对设置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正对于扳柄旋转方向,在扳手使用过程中,人手与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是主要受力点,两者的两端之间通过光滑的弧面相连,人手握住扳柄的后柄身时,手掌与扳柄的主要受力是在弧面,可以减轻用力时手握的压迫感,其次扳柄的后上柄身是半椭圆,扳柄的后下柄身是半圆柱,手掌与扳柄后上柄身接触部分面积变大,增大了与扳柄之间的摩擦力,能够在对扳柄作用更大的力的同时不会出现相对滑动,且手在长时间作业下,不会受到强烈压迫感,此外本扳手可拆卸成几个小部分,方便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扳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扳手头和前柄身的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3为前柄身的剖视图;
图4为后柄身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160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