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柱面上部本体的主体部分的顶压成形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315994.4 | 申请日: | 2019-03-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661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 发明(设计)人: | 麻军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青山青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33/30;B29L31/30 | 
| 代理公司: | 33283 杭州天昊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程皓<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 地址: | 3156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联动 本实用新型 成形结构 支撑 顶压 固化稳定 高压力 柱面 汽车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柱面上部本体的主体部分的顶压成形结构,包括顶合部、支撑部和联动部;顶合部整体呈Z形,其中一头与支撑部的顶部配合,另一头靠近支撑部的一侧与联动部连接,联动部的另一端与支撑部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更加固化稳定,提供较高压力承受的一种汽车柱上部本体的主体部分的顶压成形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产品涉及汽车领域,更具化地说,它涉及一种汽车柱面上部本体的主体部分的顶压成形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柱面注塑件表面覆盖的工艺,如果采用的压力太高则容易将需要覆盖的材料吹跑位,如果采用低压,则容易造成挤压不足,难以成形。因为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成型块与塑料件之间的接触面较大,塑料件基本仍然处于较软状态下,若在短时间内将成形块抽离,就会容易导致塑料件表面被拉断,破坏产品外形,因此还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木材夹持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更加固化稳定,提供较高压力承受的一种汽车柱上部本体的主体部分的顶压成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柱面上部本体的主体部分的顶压成形结构,包括顶合部、支撑部和联动部;顶合部整体呈Z形,其中一头与支撑部的顶部配合,另一头靠近支撑部的一侧与联动部连接,联动部的另一端与支撑部连接;顶合部与支撑部的顶部配合处设置截面为等腰梯形的条形槽和等腰梯形的凸条,凸条上每间隔一定距离设置横向线条切割槽,在凸条靠近支撑部的一侧设置凹形切割条;凸条远离支撑部的一侧设置限位板;支撑部的顶部与顶合部的截面为等腰梯形的条形槽相配合的部分,其靠近凸条的一侧设置长方体缺口;支撑部与凸条相对应位置处设置阶梯状贴合部,贴合部与凸条远离顶合部本体的一端相对应位置处设置导向孔,导向孔整体呈圆柱形。
进一步的,限位板宽度为3mm至6mm。
进一步的,长方体缺口均匀分布设置于凸条上,长方体缺口的深度为8mm至12mm。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设计简单容易,各个模块之间安装配置严格,块状拆解组合,使夹持装置在低压下能提高压力下限,在高压下能降低部分压力,使得整体压力效果更容易控制。提高整体产品的合格率,并且有效地延长整体模具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顶合部的示意图;
图 3 为本实用新型顶合部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 4 为本实用新型支撑部的示意图;
图 5 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部导向孔联动部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顶合部1-1、条形槽1-11、凸条1-12、限位板1-13、支撑部1-2、导向孔1-21和联动部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汽车柱面上部本体的主体部分的顶压成形结构,包括顶合部1-1、支撑部1-2和联动部1-3。顶合部1-1整体呈Z形,其中一头与支撑部1-2的顶部配合,另一头靠近支撑部1-2的一侧与联动部1-3连接,联动部1-3的另一端与支撑部1-2连接。联动部1-3与顶合部1-1固定连接,与支撑部1-2为可拆卸接触连接。联动部1-3整体呈长方体,其倾斜放置,倾斜角度为20度至30度。这样不仅进行了连接,而且在实际操作中在纵向压力上整体承受力更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青山青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青山青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159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