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化电机及自动化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15053.0 | 申请日: | 2019-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117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林健华;孙俊;姚亚澜;田天胜;李卫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雷赛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雷赛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1/33 | 分类号: | H02K11/33;H02K11/215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江婷;李发兵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桃***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电机 自动化 控制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化电机及自动化控制系统,将至少具备驱动器功能的驱动控制设备与步进电机本体连接形成一体化电机,从而避免现有将驱动器与电机本体分离设置而存在的容易受到干扰、线材和人工成本高等问题;驱动控制设备的电路板、罩壳从下至上依次固定于步进电机本体后端上,步进电机本体后端端面上设置有定位柱;电路板上设置有与定位柱位置相对,且其内径与定位柱外径相匹配的第二定位通孔,安装时,定位柱穿过电路板上的第二定位通孔,电路板上的磁编码器与步进电机本体上第二通孔内的磁片形成磁配合,也即保证磁编码器的准确安装,从而保证磁编码器信息的准确采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体化电机及自动化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电机驱动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和自动化生产中的产品,例如应用于3C自动化、单轴机械手、物流等多种自动化控制行业。在现在的自动化设备中,控制器、驱动器和电机本体(即执行机构一般都是独立存在的。其物理上是单独的三个部件设备。一般控制器和驱动器安装在自动化设备的专用电控柜中,执行机构(一般指步进电机本体或伺服电机本体)一般安装于自动化设备的传动轴端,这种自动化设备存在以下缺点:自动化设备的体积很难缩小,驱动器与电机本体之间需要较长的信号线连接,容易受到干扰,部件之间的有线连接需要线材和人工的成本耗费。
因此,提供能将驱动器与电机本体集成在一起的一体化电机是目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且由于一体化电机需要将磁编码器集成到驱动器中,利用磁编码器进行位置等信息的采集,并作为对电机进行控制的依据。因此磁编码器的精确安装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磁编码器安装不精确会导致磁编码器不能采集到准确的信息,从而导致对电机的控制不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体化电机及自动化控制系统,解决现有驱动器与电机本体分离设置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保证磁编码器准确安装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体化电机,包括步进电机本体和驱动控制设备,所述驱动控制设备包括罩壳,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罩壳从下至上依次固定于所述步进电机本体后端上,所述电路板卡嵌在所述罩壳内;
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驱动控制电路,所述电路板与所述步进电机本体后端端面相对的一面为电路板背面,所述电路板背面上设置有磁编码器;
所述步进电机本体后端端面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设置有电机后轴以及固定于该电机后轴上的磁片;所述步进电机本体后端端面上还设置有定位柱;
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柱位置相对,且其内径与所述定位置外径相匹配的第二定位通孔,安装时,所述定位柱穿过所述电路板上的第二定位通孔,所述电路板上的磁编码器与所述第二通孔内的所述磁片形成磁配合。
可选的,至少一个所述定位柱上设置有第一电路板承载凸起,所述定位柱穿过所述电路板上的第二定位通孔后,所述电路板抵靠在所述第一电路板承载凸起上;
和/或,
所述步进电机本体后端端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电路板承载凸起,所述定位柱穿过所述电路板上的第二定位通孔后,所述电路板抵靠在所述第二电路板承载凸起上。
可选的,每一个所述定位柱上设置有第一电路板承载凸起。
可选的,所述步进电机本体后端端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电路板承载凸起,所述第二电路板承载凸起位于所述步进电机本体后端端面上的中间区域围绕所述第二通孔设置。
可选的,所述驱动控制设备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与所述步进电机本体后端端面之间的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位置与所述第二通孔相对应、供所述磁编码器采集信息的第一通孔,以及与所述定位柱位置相对的第一定位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雷赛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雷赛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雷赛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雷赛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150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