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空调水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14919.6 | 申请日: | 2019-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782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发明(设计)人: | 肖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艾尔科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3/30;F24F11/89;F24F13/28 |
代理公司: | 32336 苏州彰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曹恒涛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口 干盘 板式换热器 动力装置 冷冻水 循环水 板式换热器降温 本实用新型 水控制系统 循环水输送 换热性能 降温效果 内部设置 热量交换 新型空调 供水口 回水口 进水口 污垢 主管 | ||
为了解决现有的板式换热器因为系统中存在污垢而导致的换热性能低下和杂质进入到干盘管中导致干盘管的降温效果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空调水控制系统,其包括:板式换热器和干盘管组合,板式换热器上设有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第三连接口和第四连接口,第一连接口连接到冷冻水主管供水口,第二连接口连接到冷冻水主管回水口,第四连接口用于将经过板式换热器降温后的循环水输送给干盘管组合,干盘管组合实现风和水的热量交换后,将升温后的循环水经过动力装置的增加后,进入到第三连接口,其特征在于:循环水从第三连接口进入到干盘管组合的进水口的管道和动力装置内部内部设置有Y形过滤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空调通风技术领域,较为具体的,涉及到一种新型空调水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空调作为一种给人舒适空间的主要电器,已经是社会不可取代的产品,而空调的耗电量却很高,因此追求空调的节能效果是流行趋势。而板式换热器因为其高效的换热性能被应用到空调中,但是板式换热器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因为水系统中存在污垢而导致换热性能下降,所以如何保证板式换热器的性能也是行业里面一直需要解决的问题。干盘管的作用是消除室内显热负荷达到控制室内温度,做到降温效果。由于干盘管的热交换方式只有显热交换,而没有潜热交换,所需热交换量较少,这对于湿度变化不大的地方非常适用,但是如果有杂质进入到干盘管中,也会影响干盘管的降温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现有的板式换热器因为系统中存在污垢而导致的换热性能低下和杂质进入到干盘管中导致干盘管的降温效果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空调水控制系统,其通过在干盘管的进水口的前端设置Y 形过滤器,使得循环水在进入到干盘管的进水口前,就已经得到了过滤,不会影响干盘管的降温效率,同时当干盘管中的循环水从出水口出去后循环进入到板式换热器的连接口之前,设置Y形过滤器,使得杂质污垢无法进入到板式换热器中,保证了板式换热器的换热效果,降低了能耗。
一种新型空调水控制系统,其包括:板式换热器3和干盘管组合6,板式换热器3上设有第一连接口31、第二连接口32、第三连接口33和第四连接口34,第一连接口31连接到冷冻水主管供水口1,第二连接口32连接到冷冻水主管回水口2,从第一连接口31进入到板式换热器3中的水经过板式换热器处理后从第二连接口32输出,第四连接口34用于将经过板式换热器 3降温后的循环水输送给干盘管组合6,干盘管组合6实现风和水的热量交换后,将升温后的循环水经过动力装置的增加后,进入到第三连接口33,其特征在于:循环水从第三连接口33进入到干盘管组合6的进水口的管道上设置有Y形过滤器14,其可以有效将污垢杂质过滤,防止污垢杂质进入到干盘管组合6中;动力装置内部设有Y型过滤器,可以有效防止污垢杂质进入到板式换热器3中。
进一步的,从冷冻水主管供水口1进入到第一连接口31的水温为7℃,从第二连接口32出来的水温为12℃,从第四连接口34出来的循环水的水温为13℃,进入到第三连接口33的循环水的水温为18℃。
进一步的,冷冻水主管供水口1与第一连接口31之间的管道上设有蝶阀 10,蝶阀10正常情况下打开,只有在检修时关闭。
进一步的,在第二连接口32与冷冻水主管回水口2之间设有一个电动二通阀11,在电动二通阀11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蝶阀10,同时在旁路上设置一个并联的蝶阀10,通常情况下,电动二通阀11和电动二通阀11的两端的蝶阀10打开,旁路上并联的蝶阀10关闭;当电动二通阀11出现故障需要检修时,则将电动二通阀11两端的蝶阀10关闭,打开旁路上并联的蝶阀10,使得第二连接口32的水可以从旁路上的蝶阀10流通,进入到冷冻水主管回水口2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艾尔科机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艾尔科机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149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捷式的空调机组用循环水箱
- 下一篇:一种智能温湿度分控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