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切断及倒圆弧一体刀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314760.8 | 申请日: | 2019-03-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926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 发明(设计)人: | 金井正浩;陈勇刚;余雪峰;徐贤斌;罗四维;蒋佳;欧利平;黄照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吉田工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B27/00 | 分类号: | B23B27/00 |
| 代理公司: | 44327 中山市捷凯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石仁 |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侧表面 刀刃 脊线 刃体 铁屑 圆角 缠绕 刀具本体 切削刀刃 倒圆弧 顶表面 产品加工 车削工艺 分开加工 工艺中断 弧形延伸 加工步骤 切削加工 倒圆角 前刀面 一体刀 圆角面 前刀 磨损 申请 刀具 侧面 | ||
本申请公开了切断及倒圆弧一体刀,包括:刀具本体,所述刀具本体上设有至少一个刃体;所述刃体包括:顶表面、底表面、与所述顶表面之间设有弧形延伸的圆角面、第一侧表面和第二侧表面、刃体侧面;其中,所述底表面和所述第一侧表面的第一脊线构成切削刀刃,所述前刀面和所述第一侧表面的第二脊线构成圆角刀刃,所述挤断面与所述前刀面的第三脊线构成的挤断刀刃。本申请通过切削刀刃切断经过切削加工后的工件上缠绕的铁屑,通过圆角刀刃对工件进行倒圆角工艺,并通过挤断刀刃挤断圆角工艺中断缠绕在工件上的铁屑,解决了切断和倒圆弧在车削工艺中为分开加工,且易产生铁屑缠绕在工件上,导致产品加工中出现异常,易磨损刀具,增加加工步骤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削加工刀具领域,具体地说,涉及切断及倒圆弧一体刀。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生产加工件时,切断和倒圆弧在车削工艺中为分开加工,且易产生铁屑缠绕在工件上,导致产品加工中出现异常,而且易磨损刀具增加了加工的步骤。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所要解决切断和倒圆弧在车削工艺中为分开加工,且易产生铁屑缠绕在工件上,导致产品加工中出现异常,而且易磨损刀具,增加了加工的步骤的技术问题,提供切断及倒圆弧一体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刀具本体,所述刀具本体上设有至少一个刃体;
其特征在于:所述刃体包括:
顶表面;
底表面,其与所述顶表面呈台阶设置并且所述底表面与所述顶表面之间设有弧形延伸的圆角面;
所述圆角面包括前刀面以及与所述前刀面续接的挤断面;
第一侧表面,其与所述前刀面、底表面和所述顶表面续接;
第二侧表面,其与所述挤断面、前刀面、底表面和所述顶表面续接;
刃体侧面,其与所述第一侧表面和所述第二侧表面续连;
其中,所述底表面和所述第一侧表面的第一脊线构成切削刀刃,所述前刀面和所述第一侧表面的第二脊线构成圆角刀刃,所述挤断面与所述前刀面的第三脊线构成的挤断刀刃。
所述挤断面由所述第三脊线起向内倾斜至所述第二侧表面,所述第二侧表面的侧边线与所述第三脊线形成的角度为锐角。
所述顶表面、挤断面和底表面呈平坦表面。
所述前刀面具有呈球状的表面。
所述前刀面包括过渡区域,以及与所述过渡区域续接的拓宽区域,所述第二脊线由两段大小不同的圆弧连接而成。
所述第三脊线呈直线且所述第三脊线由所述过渡区域倾斜延伸至所述拓宽区域。
所述刀具本体上至少设有三个所述刃体,三个所述刃体旋转间隔设置。
所述第一侧表面包括与所述刃体侧面连接的平直区域和与所述平直区域的弧形区域,所述弧形区域与另一个所述刃体的第二侧表面连接;
从所述顶表面向所述底表面观看时,所述平直区域与水平直线构成16°的第一夹角α,所述弧形区域的切线方向与另一个所述刃体的所述第二侧表面构成74°的第二夹角β。
所述切断及倒圆弧一体刀的表面均喷有PR1215涂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申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吉田工业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吉田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147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同时加工斜面和圆角的刀具
- 下一篇:偏心轴外径辊光刀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