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磁式蜂鸣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13895.2 | 申请日: | 2019-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577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唐寅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发音电子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K9/13 | 分类号: | G10K9/1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25 广东省中山市东凤***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磁 支架 针脚 本实用新型 依次设置 磁铁 铁片 凸块 电磁式蜂鸣器 蜂鸣器发音 公差 蜂鸣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电磁式蜂鸣器,包括:针脚、PCB板、支架、塑磁、铁片凸块、磁铁、线圈,所述针脚设置在PCB板上方;所述PCB板下方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下方依次设置塑磁、线圈,所述塑磁分布在线圈周围,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下方依次设置有铁片凸块和磁铁。本实用新型通过创新的结构能够解决蜂鸣器中塑磁和支架之间公差较大的问题,从而改善蜂鸣器发音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蜂鸣器结构,具体为一种电磁蜂鸣器结构。
背景技术
电磁式蜂鸣器是利用电流经过线圈产生变化电磁能,驱动振动装置振动发出声响,是电能转换声能的声音发生器.电磁式蜂鸣器由振荡器、电磁线圈、磁铁、振动膜片及外壳等组成。当接通电源后,振荡器产生的音频信号电流通过电磁线圈,使电磁线圈产生磁场。振动膜片在电磁线圈和磁铁的相互作用下,周期性地敲打支架柱体上表面振动发声。因此,振动膜片到支架柱体上表面的尺寸距离(间隙)十分重要。它会直接影响到蜂鸣器发声的效果。以及声音的一致性。受到结构限制的影响,通常电磁式12系列蜂鸣器设计的间隙距离为0.15~0.18mm为最佳。也就是单边公差在0.03mm之内,双边公差在±0.015mm。然而传统的工艺由于塑磁,支架的公差较大。组装起来配合后间隙误差很大。达到0.05mm以上。做出成品声音一致性不好。
因此本实用新型意在解决由于塑磁和支架之间公差较大而导致的蜂鸣器发声效果不好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磁式蜂鸣器,该蜂鸣器能够解决减少蜂鸣器中塑磁和支架之间公差较大的问题,从而提高蜂鸣器发声效果。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电磁式蜂鸣器,包括:针脚、PCB板、支架、塑磁、铁片凸块、磁铁、线圈,所述针脚设置在PCB板上方;所述PCB板下方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下方依次设置塑磁、线圈,所述塑磁分布在线圈周围,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下方依次设置有铁片凸块和磁铁。
其中,所述磁铁为强永磁铁,用于吸附塑磁和支架往下拉紧配合。
本实用新型有以下有益效果:
1.能够解决蜂鸣器中塑磁和支架之间公差较大的问题;
2.提高蜂鸣器发音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对具体实施例中的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剖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工装板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工装板侧面剖视图;图4~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工装板上蜂鸣器生产工艺流程图。
图中,1针脚、2PCB板、3支架、4塑磁、5铁片凸块、6磁铁、7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实用新型。
参照图1~图8,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电磁式蜂鸣器,包括:针脚1、PCB板2、支架3、塑磁4、铁片凸块5、磁铁6、线圈7,所述针脚设置在PCB板2上方;所述PCB板2下方设置有支架3;所述支架3下方依次设置塑磁4、线圈7,所述塑磁4分布在线圈7周围,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7下方依次设置有铁片凸块5和磁铁6。
进一步的,所述磁铁6为强永磁铁,用于吸附塑磁4和支架3往下拉紧配合。
基于本实用新型,参照图2~图8,提供一种基于图1蜂鸣器的一种生产实施例。
图2~图8是一个本实用新型的生产的工装板,该工装板是一种铝板治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发音电子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发音电子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138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蜂鸣器
- 下一篇:一种降噪家用电器及空气净化器、风扇、吸尘机和吹风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