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粉筒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13006.2 | 申请日: | 2019-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008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吴连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G15/08 | 分类号: | G03G1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9060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珠海大道3883号01栋2***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粉筒 图像形成装置 定位部 端盖 导引部 抵接 本实用新型 容纳显影剂 顶端设置 定位稳定 可拆卸的 向上导引 导引 送粉 匹配 静止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粉筒,可拆卸的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包括粉筒主体和端盖,粉筒主体内容纳显影剂,端盖安装在粉筒主体的一端,端盖设置有导引部,导引部导引粉筒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在粉筒主体的轴向上导引部的顶端设置定位部。粉筒旋转送粉的过程中,定位部相对图像形成装置的抵接处静止,使定位部与所述抵接处的定位稳定可靠,同时也简化了图像形成装置中与定位部匹配的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粉筒。
【背景技术】
目前,图像形成装置通常内部设置有粉筒,粉筒可拆卸的安装在图像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在感光元件上形成静电潜像,显影剂附着在静电潜像,使静电潜像可视,粉筒为图像形成装置提供成像的显影剂或碳粉。
如图1和图2所示,粉筒1包括粉筒主体10和端盖11,粉筒主体10内部容纳显影剂,粉筒主体10包括定位部12、齿轮14和传送部15;传送部15为沿粉筒主体的轴向环绕粉筒主体形成的螺旋沟槽,粉筒主体旋转的过程中,显影剂沿螺旋沟槽轴向传送;齿轮14位于粉筒主体10含有出粉开口的一端,齿轮14接收图像形成装置的驱动力,使粉筒主体10随齿轮14一起旋转;定位部12位于粉筒主体10的另一端,定位部12与图像形成装置抵接,从而轴向定位粉筒1。端盖11安装在粉筒主体10的一端,覆盖齿轮14,端盖11底部设置有导引部13,导引部13导引粉筒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导引部13位形成在端盖11底部的沟槽。
粉筒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工作时,粉筒旋转,从而定位部12相对图像形成装置也旋转;定位部12的旋转会加速定位部与图像形成装置抵接处的磨损,进而影响图像形成装置对粉筒的轴向定位,使粉筒有轴向窜动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粉筒,以解决现有粉筒中轴向定位不可靠的问题。
一种粉筒,可拆卸的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包括粉筒主体和端盖,粉筒主体内容纳显影剂,端盖安装在粉筒主体的一端,端盖设置有导引部,导引部导引粉筒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是,在粉筒主体的轴向上导引部的顶端设置定位部。
所述定位部为悬臂的倒扣。
所述导引部和定位部一体制成。
端盖的底部设置导引部和定位部。
端盖的底部相对的设置有两个导引部和两个定位部。
导引部为形成在端盖底部的沟槽,定位部形成在沟槽顶端。
在轴向上定位部的前后均设置有导引斜面。
端盖的圆周面有一对相对设置的开口,开口用于避让图像形成装置中突出部。
在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粉筒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后,粉筒的定位部不相对图像形成装置的抵接处旋转,定位部与所述地接触静止接触,从而降低定位部与所述抵接处的磨损,使定位部与所述抵接处的定位稳定可靠,同时也简化了图像形成装置中与定位部匹配的结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粉筒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粉筒主体和端盖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粉筒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端盖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端盖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图5中端盖A-A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130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大容量粉仓的硒鼓
- 下一篇:一种循环利用碳粉的粉盒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