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石墨烯电热膜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09653.6 | 申请日: | 2019-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453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刚;麻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聚碳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14 | 分类号: | H05B3/14;H05B3/20;H05B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保护层 石墨烯 反射隔热层 辐射屏蔽层 电热膜 发热层 发热片 电热转换效率 复合 本实用新型 多层石墨烯 远红外保健 远红外射线 电磁辐射 导电电路 发热地板 建筑取暖 热压粘结 生活领域 温度调节 依次叠加 高纯度 加热 发热 印制 损害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石墨烯电热膜,包括依次叠加的第一绝缘保护层、辐射屏蔽层、发热层、反射隔热层、第二绝缘保护层;所述发热层包括一层或多层石墨烯复合发热片,所述石墨烯复合发热片上印制有发热导电电路;所述绝缘保护层、辐射屏蔽层、反射隔热层、绝缘保护层依次热压粘结成为一体。该石墨烯电热膜结构简单,电热转换效率高,加热速度快,温度调节速度快,能有效发出高纯度、高强度的远红外射线,无电磁辐射,对人体无损害,可广泛应用于建筑取暖、发热地板、远红外保健房等生活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热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墨烯电热膜。
背景技术
石墨烯作为一种新兴材料,因其超强的导电性、导热性、透光率、柔韧性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生活、工农业、医疗等各种领域。电发热薄膜作为一种具有无限潜力的发热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取暖、发热地板、远红外保健房等生活领域,以及烤漆房、烘干房等工业领域,目前的电发热材料使用的电热体基本上都是采用金属丝或石墨、碳粉、导电碳黒、碳纤维等粉体材料,电热转换效率较低;对于大量使用的金属丝发热体,由于金属丝在高温下的氧化作用,极易容易产生氧化腐蚀、耗能增大等现象,且使用寿命短, 在家居领域使用220伏交流电,容易产生漏电、燃烧等不安全因素。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石墨烯电热膜,电热转换效率高,使用寿命长,加热速度快,温度调节速度快,能有效发出高纯度、高强度的远红外射线,无电磁辐射特别适合理疗和健康领域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设计一种石墨烯电热膜,包括依次叠加的第一绝缘保护层、辐射屏蔽层、发热层、反射隔热层、第二绝缘保护层;所述发热层包括一层或多层石墨烯复合发热片,所述石墨烯复合发热片上印制有发热导电电路;所述绝缘保护层、辐射屏蔽层、反射隔热层、绝缘保护层依次热压粘结成为一体。
进一步,所述第一绝缘保护层和所述第二绝缘保护层为PVC绝缘保护层或为PET绝缘保护层或为PI绝缘保护层。
进一步,所述辐射屏蔽层包括导磁金属层和与聚合树脂层。
进一步,所述石墨烯复合发热片包括石墨烯层和矿物层。
进一步,所述矿物层为电气石层或碳纤维层。
进一步,所述石墨烯复合发热片的厚度为0.335纳米。
进一步,所述反射隔热层为铝箔或镀金属的聚酯PE、聚酰亚胺薄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石墨烯电热膜,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导电性和导热性优异的石墨烯作为发热层材料,能够提高电热膜的热传导性能及电热效率;电热膜结构中增加远红外矿物材料,和石墨烯配合使用,能有效发出高纯度、高强度的远红外射线;在电热膜结构中增加采用复合导磁屏蔽材料制成的辐射屏蔽层,屏蔽效率高,有效的减少了电磁辐射对于人体的损害;电热膜结构中增加采用镀锡或镀铝的聚合物材料作为反射隔热层,有效的降低了电热膜的热能损耗,最大限度的将远红外射线反射至发热面,提高了电热效率并降低了能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石墨烯电热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的石墨烯电热膜,包括依次叠加的第一绝缘保护层1、辐射屏蔽层2、发热层3、反射隔热层4、第二绝缘保护层5;所述发热层3包括一层或多层石墨烯复合发热片,所述石墨烯复合发热片上印制有发热导电电路;所述第一绝缘保护层1、辐射屏蔽层2、反射隔热层4、第二绝缘保护层 5依次热压粘结成为一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聚碳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珠海聚碳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096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