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骨科护理的弹性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08443.5 | 申请日: | 2019-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774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陈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静 |
主分类号: | A61F5/05 | 分类号: | A61F5/05;A61H1/02 |
代理公司: | 青岛致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6 | 代理人: | 李浩成 |
地址: | 4427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骨科 护理 弹性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骨科护理的弹性固定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端设有燕尾槽,所述燕尾槽上端设有升降下杆,所述升降下杆下端设有燕尾快,所述燕尾快位于燕尾槽内,所述升降下杆上端设有升降上杆,所述升降上杆上端铰接第一支撑筒和第二支撑筒,所述第一支撑筒和第二支撑筒之间设有弹性带,所述第一支撑筒和第二支撑筒上端设有约束带,所述第一支撑筒用于支撑膝关节上端大腿,所述第二支撑腿用于支撑膝关节下端小腿,当腿伸直时,弹性带处于收缩状态,当腿弯曲时,弹性带处于拉伸状态。本实用新型达到了固定骨科受伤病人腿部,辅助护理,帮助病人适当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加快骨的康复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骨科护理的弹性固定装置,属于机械制造和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骨受伤需要长时间卧床休养,然而长时间不运动,却不利于骨的恢复,当前骨受伤病人,长期卧床不动,不仅导致血液循环不畅,而且容易僵住,不利于骨的康复, 因此急需一种用于骨科护理的弹性固定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骨科护理的弹性固定装置,以解决骨科受伤病人长久卧床,不利于血液循环,不利于身体康复、活动不便,护理不便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骨科护理的弹性固定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端设有燕尾槽,所述燕尾槽上端设有升降下杆,所述升降下杆下端设有燕尾快,所述燕尾快位于燕尾槽内,所述升降下杆上端设有升降上杆,所述升降上杆上端铰接第一支撑筒和第二支撑筒,所述第一支撑筒和第二支撑筒之间设有弹性带,所述第一支撑筒和第二支撑筒上端设有约束带,所述第一支撑筒用于支撑膝关节上端大腿,所述第二支撑腿用于支撑膝关节下端小腿,当腿伸直时,弹性带处于收缩状态,当腿弯曲时,弹性带处于拉伸状态。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骨科护理的弹性固定装置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优选的,所述升降下杆数量为两个,两个升降下杆分别位于底板的左右两侧,所述两个升降下杆之间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两端设有旋柄,当顺时针旋转螺纹杆时,两个升降下杆之间的距离增大,当逆时针旋转螺纹杆时,两个升降下杆之间的距离减小。
优选的,所述升降上杆数量为两个,两个升降上杆分别位于升降下杆的上端。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筒数量为两个,第二支撑筒数量为两个,第一支撑筒和第二支撑筒下端分别设有支撑肋,所述第一支撑筒下端的支撑肋与第二筒体下端的支撑肋通过铰接轴与升降杆上端相连。
优选的,所述约束带一端固定在支撑筒上,另一端通过卡扣与支撑筒相连。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筒体和第二支撑筒体呈半圆弧状,所述半圆弧状的第一支撑筒体和第二支撑筒体上端设有海绵。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其产生的技术效果是明显的:
这样,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骨科护理的弹性固定装置,根据病人的胯宽通过旋柄调节螺纹杆进而调节升降下杆之间的间距,达到最舒适距离,将左右大腿分别约束在第一支撑筒上,将左右小腿分别约束在第二支撑筒上,然后做腿部屈伸运动,在弹性带助力的作用下,对腿部进行护理,加速血液循环,加速骨的康复。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骨科护理的弹性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骨科护理的弹性固定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骨科护理的弹性固定装置的左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静,未经陈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084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户外PM2.5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垃圾飞灰水洗预搅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