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感测放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07108.3 | 申请日: | 2019-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567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赖怡璋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30 | 分类号: | G01R1/30;G01R31/26 |
代理公司: | 44287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海国<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61031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子电路 检测电容 开关子电路 导通端 复位 第一端 反相器 本实用新型 低电平信号 感测放大器 使能信号 受控端 检测 待测器件状态 输出检测信号 输入端连接 待测器件 输出端 感测 反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感测放大器,感测放大器包括开关子电路,检测子电路和复位子电路,开关子电路的第一导通端用于连接待测器件,开关子电路的受控端连接于第一使能信号源;检测子电路包括检测电容和反相器,检测电容的第一端连接于开关子电路的第二导通端,检测电容的第二端连接于低电平信号源,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于检测电容的第一端,反相器的输出端用于输出检测信号以反馈待测器件的状态;复位子电路的第一导通端连接于检测电容的第一端,复位子电路的第二导通端连接于低电平信号源,复位子电路的受控端连接于第二使能信号源。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可改善待测器件状态检测的感测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学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感测放大器。
背景技术
在电学设备的运行过程中,器件状态可能会发生变化,为了保障电学设备的正常运行,也就需要对器件状态进行检测,而状态变化往往可通过阻值的变化反映出来。例如,反熔丝(Anti-fuse)是一种一次性可编程非挥发性内存(OTP Memory),广泛应用于各种集成电路芯片(IC)中,如传感器IC、显示驱动器IC、电源管理IC、无线射频辨识芯片组(RFID)等,从而提高IC产量,确保高效能,且具有一定的设计弹性。通常,未经编程(program)的反熔丝具有极高的阻抗(>1GΩ),而一旦经编程高电压(VPP>6.6V)编程之后,反熔丝的阻抗大幅降低(约为10KΩ左右),因此可以利用反熔丝阻抗在编程前后变化很大的特点,设计相应的电路,以储存逻辑0或逻辑1数字信号。相应的,在反熔丝形成的内存数组的外部电路中,有必要通过感测放大器(Sense amplifier)侦测内存数组中各个反熔丝的阻抗,从而确定该反熔丝是否已经被编程,进而读取出被储存在该反熔丝内的数字信号。
如图1(a)所示,IC中的反熔丝通常由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MOSFET)制成,在正常状况下,MOSFET的栅氧化层为绝缘体,具有很高的阻抗,可等效为如图1(b)所示的电容C0;而栅氧化层在经过编程高电压VPP的编程之后,发生栅氧击穿(Gate OxideBreakdown),即栅氧化层的结构被破坏,其阻抗降低,反熔丝可等效成如图1(c)所示的电阻R0。然而,栅氧化层的击穿具有不确定性,由于编程高电压VPP、编程时间等击穿条件的不同,使击穿后反熔丝的阻抗存在差异。具体的,根据栅氧化层的击穿程度,可分为:完全击穿的硬击穿(Hard breakdown)以及不完全击穿的软击穿(Soft breakdown)。当反熔丝发生硬击穿时,其阻抗约为10KΩ;而当反熔丝发生软击穿时,其阻抗约为1MΩ。可见,由于软击穿情况下反熔丝的阻抗依然较大,因此很容易被误判为该反熔丝处于未编程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歌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071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够散热的分流器
- 下一篇:一种可简化工作流程的电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