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克氏保护帽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306577.3 | 申请日: | 2019-03-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500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 发明(设计)人: | 钱忠卫;陆正荣;顾晓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7/68 | 分类号: | A61B17/6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6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克氏保护帽,包括保护帽本体,在保护帽本体上设有手指固定套,在手指固定套的下方设有尾端套帽,尾端套帽与手指固定套连接,尾端套帽有普通的尾端套帽还有内部是十字孔的尾端套帽,尾端套帽采用软质硅胶材料,克氏针根据外露的长度可以分为2CM、1CM,根据手指及部位的不同,采用不同的颜色,便于医务人员病情观察,手指固定套采用具有弹性的应用消毒棉,具有质软透气的效果,同时医护人员还需定时对克氏保护帽采用环氧乙烷消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克氏保护帽。
背景技术
骨科医生在用克氏针固定手部骨折复位时,常将克氏针剪断,将其尾端外露于皮肤表面,但是使用时经常会因为外露的尾端扎伤身体其他部位,并且不能防止细菌的侵入,也容易给部分患者带来心理上的恐惧。
目前临床上,很多种类型的骨折仍然用不同直径的钢针做固定,钢针固定骨折后,尾端通常留在皮肤外面,以利于日后拔出。通常完成手术到拔出钢针的时间在4周~12周,在这段时间里,留在皮肤外面钢针的护理具有一定的难度,经常会出现钢针脱出;与衣物摩擦;针道感染;触碰后产生剧烈疼痛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会导致手术的失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够很好的避免裸露的克氏针尾端在患者活动、功能锻炼时钩到棉织物导致意外的牵拉的一种克氏保护帽,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克氏保护帽,包括保护帽本体,所述保护帽本体上设有手指固定套,所述手指固定套的下方设有尾端套帽,所述尾端套帽与手指固定套相互连接。
优选的,所述保护帽本体分为大号、中号、小号、中间“+”型。
优选的,所述尾端套帽采用软质硅胶材料,尾端套帽为圆柱状。
优选的,所述尾端套帽根据外露克氏针的长短分为2CM、1CM。
优选的,所述保护帽本体根据手指及部位的不同,采用不同的颜色。
优选的,所述手指固定套采用软质,具有弹性的医用消毒棉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保护帽本体根据手指及部位的不同,采用不同的颜色,这样方便一户人员分辨;
(2)手指固定套采用软质,具有弹性的医用消毒棉材料,这样长时间佩戴克氏保护帽,不会使患者感觉过于难受;
(3)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够很好的避免裸露的克氏针尾端在患者活动、功能锻炼时钩到棉织物导致意外的牵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保护帽本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十字套帽保护帽本体示意图。
图中:1、保护帽本体;2、手指固定套;3、尾端套帽;4、十字套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未经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065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面覆盖且行程可调的墙砖自动铺贴设备
- 下一篇:一种光伏组件的除尘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