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埋线针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06105.8 | 申请日: | 2019-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000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马克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克奇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 |
代理公司: | 11471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丹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穿刺针管 埋线 过线孔 针芯 针管套 长槽 内孔 穿刺 尖锐头 肌肤 连通 平整 医疗器械技术 本实用新型 打结 径向垂直 线头 埋线针 拇指 插接 抵接 抵紧 抵住 管壁 卡线 松开 针管 抽出 贯通 穿过 伸出 退出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埋线针,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针管套和前端为尖锐头的穿刺针管,针管套套设在穿刺针管后端,穿刺针管的管壁上设有长槽,长槽靠近尖锐头的一端连通设有过线孔,过线孔沿径向垂直贯通穿刺针管并与穿刺针管的内孔连通,埋线前端贯穿过线孔,针芯前端穿过针管套的内孔后插接在穿刺针管的内孔中并与埋线抵接,针芯后端伸出于针管套,采用该结构,埋线平整的放置在长槽内,穿刺时不易卡线弯曲打结,拇指抵住针芯使其前端抵紧固定埋线前端以便埋线顺利进入肌肤,将穿刺针管穿刺肌肤将埋线带到指定位置,松开针芯,略微旋转穿刺针管即可将埋线前端线头退出过线孔,从而顺利抽出穿刺针管,埋线平整的留在正确位置上,操作简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埋线针。
背景技术
穴位埋药线疗法是根据针灸学理论、中药学和现代物理学相结合的产物,它通过针具和药线在穴位内产生的生物物理作用和生物化学变化,将其刺激信息和能量以及中药通过经络传入体内,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从渊源上说,穴位埋线疗法是中医针灸的一个分支,可以讲,穴位埋药线疗法是一种长效针灸疗法,弥补了针灸原有的扎针时间短、扎针次数多、疗效不持久、病愈后不易巩固的缺陷。伴随着现代社会美容行业的迅速发展,传统的穴位埋药线疗法也融会贯通的渗透到美容领域,埋线减肥、埋线祛斑、埋线提升、埋线双眼皮等美容手段应运而生。
目前,穴位埋药线疗法所使用的埋线针,由于埋线设置在针管内,使用时存在着埋线不到位,卡线导致线体缠绕不平整等缺点,严重影响美容效果,重复操作效率低,也增加了手术者的疼痛感。
因此,一种埋线位置准确不卡线、线体平整,操作简便的埋线针亟待出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埋线针,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埋线针使用时存在的埋线不到位,卡线导致线体缠绕不平整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埋线针,包括针管套和前端为封闭尖锐头的穿刺针管,所述针管套套设在所述穿刺针管后端,所述穿刺针管的管壁上沿长度方向设有用于引导放置埋线的长槽,所述长槽靠近所述尖锐头的一端还连通设有过线孔,所述过线孔沿径向垂直贯通所述穿刺针管并与所述穿刺针管的内孔连通,所述埋线前端贯穿所述过线孔,还包括实心的针芯,所述针芯前端穿过所述针管套的内孔后插接在所述穿刺针管的内孔中并与所述埋线抵接,所述针芯后端伸出于所述针管套。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用于固定埋线线头的弹性套,所述弹性套滑动套接在所述穿刺针管上,所述弹性套上设有通孔,所述埋线后端穿过所述通孔。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长槽横截面为内凹弧形,所述长槽与所述穿刺针管的交接处圆滑过渡。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长槽槽深为0.2mm。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弹性接头,所述弹性接头固设在所述针芯后端,所述针芯前端为圆钝头,所述针芯插入所述穿刺针管内时,所述弹性接头与所述针管套后端抵接。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穿刺针管的外径范围为1.2mm~1.5mm,所述穿刺针管的内径为0.5mm。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针芯的直径为0.4mm。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过线孔的直径为0.4mm。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穿刺针管的长度范围为15mm~150mm,所述埋线的长度范围为12mm~120mm。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埋线为可被人体吸收降解的羊肠线或胶原蛋白线。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克奇,未经马克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061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