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氧蒸房吊顶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305826.7 | 申请日: | 2019-03-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991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 发明(设计)人: | 季广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一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B9/02 | 分类号: | E04B9/02;E04B9/04;E04F13/075;A61H33/06 |
| 代理公司: | 32242 江苏银创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挺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工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壁板 吊板 空气换热器 吊顶结构 水汽 侧壁 本实用新型 四边 保温效果 高温通道 进风管 预热 夹层 增设 穿过 新风 申请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氧蒸房吊顶结构,包括顶部壁板和吊板;所述吊板设置在顶部壁板的下方;所述顶部壁板的中央设有空气换热器;所述吊板通过空气换热器与顶部壁板连接;所述吊板与顶部壁板之间设有10‑15厘米的间隙;所述空气换热器的进风管穿过吊板与顶部壁板之间的间隙进入氧蒸房的侧壁内;所述吊板的四边与氧蒸房的侧壁设有5‑10厘米的间隙。本申请的氧蒸房吊顶结构采用了夹层增强保温效果,增设吊板使得少量水汽不会聚集在氧蒸房的顶部,同时在吊板与顶部壁板之间形成一个高温通道,保证吊板的温度与空气温度基本一致防止产生水汽。同时在顶部壁板上设置了空气换热器,利用空气换热器对进入的新风进行预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氧蒸房屋结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氧蒸房吊顶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氧蒸房屋结构一般采用简单的长方体的木质结构房屋,其保温性能完全依靠木质材料本身的性能和安装时的密封工艺效果,对于材料和工人熟练度要求较高,并且没有通风系统,完全依靠门缝等间隙来进行新风换气。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出改进方案或者替换方案,尤其是一种不仅具有非常好的保温隔热效果,还具有良好的新风换气功能的一种用于氧蒸房的吊顶结构的改进或者替换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方案如下:一种氧蒸房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壁板和吊板;所述吊板设置在顶部壁板的下方;所述顶部壁板的中央设有空气换热器;所述吊板通过空气换热器与顶部壁板连接;所述吊板与顶部壁板之间设有10-15厘米的间隙;所述空气换热器的进风管穿过吊板与顶部壁板之间的间隙进入氧蒸房的侧壁内;所述吊板的四边与氧蒸房的侧壁设有5-10厘米的间隙。
进一步,根据上述设计方案所述氧蒸房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板的上表面设有四面斜面,且四面斜面与吊板和空气换热器相互连接形成锥形结构。
进一步,根据上述设计方案所述氧蒸房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板的四边设有向上的挡板;所述吊板的四个角设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与氧蒸房侧壁连接。
进一步,根据上述设计方案所述氧蒸房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换热器的出风管的进口处设有缓冲过滤层;所述缓冲过滤层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填充有蓬松的玻璃纤维粗纱层。
进一步,根据上述设计方案所述氧蒸房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板的下表面设有LED照明灯。
进一步,根据上述设计方案所述氧蒸房吊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壁板包括上下两侧面板和设置在面板之间的保温隔热材料;所述保温隔热材料为硅酸铝纤维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如下:本申请的氧蒸房吊顶结构,包括顶部壁板和吊板;所述吊板设置在顶部壁板的下方;所述顶部壁板的中央设有空气换热器;所述吊板通过空气换热器与顶部壁板连接;所述吊板与顶部壁板之间设有10-15厘米的间隙;所述空气换热器的进风管穿过吊板与顶部壁板之间的间隙进入氧蒸房的侧壁内;所述吊板的四边与氧蒸房的侧壁设有5-10厘米的间隙。本申请的氧蒸房吊顶结构采用了夹层增强保温效果,增设吊板使得少量水汽不会聚集在氧蒸房的顶部,同时在吊板与顶部壁板之间形成一个高温通道,保证吊板的温度与空气温度基本一致防止产生水汽。同时在顶部壁板上设置了空气换热器,利用空气换热器对进入的新风进行预热。能够有效的提高新风升温的速度,还能节省能源消耗,起到节能环保的作用。进入的新风,首先经过空气换热器的预热,然后在经过氧蒸房侧壁的加热,到达出风口的位置时,新风的温度基本与氧蒸房内的空气温度相同,同时由于进入的新风经过了预热和加温的过程,不会在氧蒸房内形成温度差大于1摄氏度的冷风,从而保证了氧蒸人员的氧蒸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氧蒸房吊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顶部壁板、2为吊板、3为空气换热器、4为进风管、5为侧壁、6为斜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一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一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058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内饰线条的装配式装修二级平板吊顶
- 下一篇:一种防止吊顶开裂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