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泥压滤液药剂回收再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04751.0 | 申请日: | 2019-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727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闫红民;刘兵;程志刚;张彬彬;杨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方洋水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4 | 分类号: | C02F11/14;C02F11/122;B01D29/56 |
代理公司: | 32255 连云港润知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喜莲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连云港市徐圩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通 压滤液 污泥压滤机 收集池 干化污泥 过滤装置 滤液出口 滤液进口 浓缩污泥 污泥出口 配药池 污泥 回收再利用系统 加药控制装置 药剂使用量 系统设计 出泥口 加药口 进泥口 配药量 再利用 出口 | ||
一种污泥压滤液药剂回收再利用系统,该系统包括配药池、浓缩污泥池、污泥压滤机、压滤液收集池、干化污泥池,配药池通过加药控制装置与污泥压滤机的加药口连通,浓缩污泥池与污泥压滤机的进泥口连通,干化污泥池与污泥压滤机的出泥口连通,压滤液收集池与污泥压率机的压滤液出口连通;该系统还包括药剂收集池和用于对压滤液进行过滤分离的过滤装置,过滤装置上设置有滤液进口、滤液出口和污泥出口,滤液进口与压滤液收集池连通,滤液出口与药剂收集池连通,污泥出口与干化污泥池连通。该系统设计合理、药剂利用效率高,能够将污泥压滤机中未完全反应的药剂进行重新提取再利用,减少了初次配药量,节省药剂使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污泥压滤液药剂回收再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污泥处理是指对污泥进行浓缩、调质、脱水、稳定、干化或焚烧等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的加工过程,其中利用污泥压滤机对污泥进行边加药、边挤压操作是很关键的步骤之一。
现有的一般操作是,在将污泥送入污泥压滤机挤压的同时,向污泥压滤机内加入PAM、PAC等调理药剂提高泥水分离效果,然后将挤压产生的干污泥和压滤液分开收集、处理。经挤压产生的压滤液中仍会含有未完全反应的药剂,现有技术中一般是直接进行处理掉,造成了这部分药剂的浪费,增大的污泥的处理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污泥药剂再利用、减少了污泥药剂浪费的污泥压滤液药剂回收再利用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污泥压滤液药剂回收再利用系统,该系统包括配药池、浓缩污泥池、污泥压滤机、压滤液收集池、干化污泥池,配药池通过加药控制装置与污泥压滤机的加药口连通,浓缩污泥池与污泥压滤机的进泥口连通,干化污泥池与污泥压滤机的出泥口连通,压滤液收集池与污泥压率机的压滤液出口连通;该系统还包括药剂收集池和用于对压滤液进行过滤分离的过滤装置,过滤装置上设置有滤液进口、滤液出口和污泥出口,滤液进口与压滤液收集池连通,滤液出口与药剂收集池连通,污泥出口与干化污泥池连通。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所述的污泥压滤液药剂回收再利用系统,所述药剂收集池内竖向设置有溢流管,溢流管的上部设置在药剂收集池上部,溢流管的下部从药剂收集池的底部伸出、延伸至药剂收集池的外部。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所述的污泥压滤液药剂回收再利用系统,所述溢流管的下部通过滤液管道与配药池连通,在滤液管道上还设置有滤液泵。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所述的污泥压滤液药剂回收再利用系统,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池,过滤池内由下至上依次横向设置有三层过滤网,污泥出口、滤液进口均设置在三层过滤网的下方,滤液出口设置在三层过滤网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所述的污泥压滤液药剂回收再利用系统,所述三层过滤网的网孔由下至上依次减小。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所述的污泥压滤液药剂回收再利用系统,所述三层过滤网均横向倾斜安装在过滤池内。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所述的污泥压滤液药剂回收再利用系统,所述三层过滤网的倾斜方向不同,最上层过滤网与最下层过滤网的倾斜方向相同,中间层过滤网的倾斜方向与最下层过滤网的倾斜方向相反。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所述的污泥压滤液药剂回收再利用系统,所述三层过滤网的倾斜角度为30°-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方洋水务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方洋水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047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