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向加压螺钉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02775.2 | 申请日: | 2019-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269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南;李津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天津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86 | 分类号: | A61B17/86 |
代理公司: | 12103 天津市宗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牛红梅 |
地址: | 300211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母钉 螺纹针 本实用新型 加压帽 外螺纹 螺杆 双向加压螺钉组件 锯齿 螺旋形骨折 传统螺钉 粉碎骨折 加压固定 尖锐头部 空心螺母 斜形骨折 骨界面 固定钉 螺纹段 内固定 内六棱 内螺纹 圆管状 圆弧形 前部 匹配 松动 骨折 关节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双向加压螺钉组件,包括一个螺纹针和两个空心螺母钉,所述螺纹针呈圆柱形,外部带有外螺纹,有一尖锐头部;所述螺母钉包括圆管状的螺杆,所述螺杆包括前部的螺纹段和后部的表面光滑段,所述螺母钉内部带有内螺纹,能与所述螺纹针的外螺纹相匹配,所述螺母钉前端形成有锯齿,所述螺母钉后端形成有圆弧形加压帽,所述加压帽的中间设有内六棱孔。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螺钉固定钉骨界面容易松动,造成内固定失效的问题。实现对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关节内Y形骨折等非粉碎骨折的有效加压固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材,具体涉及一种对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关节内Y形骨折等非粉碎骨折使用的双向加压螺钉组件。
背景技术
临床上骨折的类型较多,相应的内固定器械种类也很多。
图1是传统的使用骨螺栓来固定斜形骨折处11的示意图,具体步骤是:维持骨折复位——使用电转钻头打孔形成骨洞15——将螺钉锤入骨洞15中(因传统螺栓的螺钉16部分两头无尖,呈圆柱状,只能锤入已有骨洞15)——螺钉16两端拧紧螺母17。该方法的缺点是:(1)操作中需要将骨洞15的两端的皮肤、软组织充分切开暴露出骨质部分,且骨钉16置入骨洞15内的过程中骨折处11容易再移位,增大了手术损伤及操作难度;(2)螺母17较大较厚,并且粗大的螺母17凸出于骨外,对周围软组织影响较大,故近年来骨螺栓已很少在临床上应用。
目前,既能保证相对坚强固定效果,又具有操作便捷优点的内固定器械,在临床工作中有较大的需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临床上开发出了很多种“拉力螺钉”,以实现骨折端的加压固定,如“半螺纹螺钉18”, 如图2所示,有的是实心的,有的内部空心但不带内螺纹,当螺钉向前拧入时,钉帽接触骨皮质,继续拧入螺钉会在钉帽和骨皮质间产生预负荷,该负荷可在骨折端产生加压;如“Herbert钉19”,如图3所示,利用Herbert钉远近端螺纹的螺距不同(远侧的螺距稍大)而实现对骨折端的加压。
中国专利(CN2848152Y)公开了另一种拉力螺钉“提拉加压螺钉”,包括中空自攻拉力螺钉,空芯提拉加压螺栓两部分:(1)中空自攻拉力螺钉呈中空圆管形,头部有松质骨加压螺纹,为自攻螺纹,尾部有外螺纹,尾端内孔处有内六棱;(2)空心提拉加压螺栓:芯呈圆管状,芯内全长有内螺纹,管外部前端有拉力螺纹,中间为圆盘状加压帽,后端为中空外六棱。通过空心提拉加压螺栓对拉力螺钉的近侧加压而实现对骨折端的加压固定。
但上述各种“拉力螺钉”无论近端加压装置如何改进,其还是要依赖螺钉远侧螺纹对骨组织的把持力。但由于骨的强度、硬度不足,上述“拉力螺钉”有一侧是依靠金属螺纹与骨的把持力实现骨折的加压,但螺钉远端螺纹对骨的把持力有限,故上述“拉力螺钉”对骨折端的加压力一定小于远端螺纹对骨的把持力,否则就会造成骨组织螺纹结构的断裂、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向加压螺钉组件。
本实用新型是按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双向加压螺钉组件,包括一个螺纹针和两个空心螺母钉,所述螺纹针呈圆柱形,外部带有外螺纹,有一尖锐头部;所述螺母钉包括圆管状的螺杆,所述螺杆包括前部的螺纹段和后部的表面光滑段,所述螺母钉内部带有内螺纹,能与所述螺纹针的外螺纹相匹配,所述螺母钉前端形成有锯齿,所述螺母钉后端形成有圆弧形加压帽,所述加压帽的中间设有内六棱孔。
有益效果
1.固定牢靠,不易松动。
2.对骨折面直接加压固定,促进骨折愈合。
3.微创手术,操作简单,不影响骨折端血供。
4.骨折坚强固定,有利于术后早期功能锻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天津医院,未经天津市天津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027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