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长距离混合式抗量子计算通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02189.8 | 申请日: | 2019-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181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马磊;杨旭瑞奇;廖俊豪;杨瑜;彭雅莉;郑安宁;冯振乾;周俊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
主分类号: | H04L9/08 | 分类号: | H04L9/08 |
代理公司: | 成都熠邦鼎立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63 | 代理人: | 田甜 |
地址: | 610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量子密钥 传送信息 量子计算 中继节点 解密 发送终端 通信系统 加密 量子密钥分发 本实用新型 信息安全性 公钥加密 接收终端 节点生成 密码算法 硬件基础 端节点 私钥 算法 传输 | ||
1.一种长距离混合式抗量子计算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与中继节点一生成共同的第一量子密钥的发送终端;
对第一量子密钥采用抗量子计算密码算法进行公钥加密生成传送信息、与中继节点二共同生成第二量子密钥并利用第二量子密钥加密传送信息的中继节点一;
用与上一节点共同生成的第二量子密钥解密传送信息并与下一节点生成共同的第N+1量子密钥并利用第N+1量子密钥加密传送信息的中继节点N,所述中继节点有N个,N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
用与最后一个中继节点N共同生成的第N+1量子密钥解密传送信息并利用抗量子计算算法私钥进一步解密传送信息获得第一量子密钥的接收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距离混合式抗量子计算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终端包括同步激光器、信号激光器、第一随机信号发生器、偏振控制模块、用于调制信号激光器信号强度的强度调制器、用于耦合强度调制器输出经典光信号、衰减至单光子水平的量子光信号和同步激光器输出信号的第一WDM模块、为强度调制器提供脉冲信号的第一模拟电压模块、用于信号收发的第一收发模块、用于控制信号激光器、第一模拟电压模块、同步激光器和第一收发模块的第一控制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距离混合式抗量子计算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节点一包括偏振探测模块、将同步光、经典信号光和量子信号光分出的第二WDM模块、第二模拟电压模块、单光子探测器、第二随机信号发生器、受高压模块和第二模拟电压模块控制并采集单光子探测器的探测结果的偏振探测模块、第二收发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长距离混合式抗量子计算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中继节点均包含量子密钥分发的接收端功能和量子密钥分发的发送端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未经四川大学锦城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0218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