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主动和被动结合的边坡防护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302155.9 | 申请日: | 2019-03-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318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 发明(设计)人: | 詹木子豪;罗杏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1F7/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被动防护系统 主动防护系统 本实用新型 边坡防护系统 钢丝绳网 防护 柔性防护系统 防护系统 安全度 碎落台 有效地 主动网 崩塌 钢柱 落石 锚杆 锚绳 上拉 设防 岩石 地形 保留 保证 | ||
1.一种主动和被动结合的边坡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动网(1)、被动网(2)、碎落台(3)、钢柱(5)、锚杆(6),所述碎落台(3)设置在坡面(4)底部的下端,主动网(1)铺设在坡面(4)上且未覆盖坡面(4)底部,锚杆(6)前端设有固定主动网(1)的连接装置,末端插入坡面(4)内,锚杆(6)沿坡面(4)间隔布置,主动网(1)和坡面(4)之间形成自由空隙,钢柱(5)固定于碎落台(3)靠近路基(8)的一侧且钢柱(5)上端伸出路基(8)所在的水平面,被动网(2)固定在钢柱(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和被动结合的边坡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锚杆(6)前端的连接装置为挂钩或卡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主动和被动结合的边坡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动网(1)和坡面(4)之间有30~50厘米的自由空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主动和被动结合的边坡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柱(5)倾斜固定于碎落台(3)靠近路基(8)的一侧,钢柱(5)与路基(8)所在的水平线呈75°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主动和被动结合的边坡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拉锚绳(7),上拉锚绳(7)的一端与钢柱(5)上的被动网(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坡面(4)上最近一根锚杆(6)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主动和被动结合的边坡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柱(5)的高度大于被动网(2)的高度,被动网(2)的高度为5米-7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0215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边坡防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山体边坡破损生态修复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