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神经科用伤口清理用镊子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01393.8 | 申请日: | 2019-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329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李秀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秀峰 |
主分类号: | A61B17/30 | 分类号: | A61B17/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3000 山东省德州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镊子本体 本实用新型 端部边缘 上刃部 下刃部 结痂 镊子 方便操作 伤口处理 伤口清理 水平分布 上镊柄 神经科 下镊柄 下折弯 刃部 上刃 省时 省力 伤口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神经科用伤口清理用镊子,包括U型结构的镊子本体,所述镊子本体的上镊柄前端设有一朝下折弯设置的上刃部,镊子本体的下镊柄端部为水平分布的下刃部,下刃部端部边缘位于所述上刃部下部,且上刃部在下压状态下落在下刃部的端部边缘内侧设置;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该工具可以对伤口的结痂进行清理,使脱落的结痂分离,保障伤口处理效果,具有方便操作、省时省力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神经科用伤口清理用镊子。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神经科手术中微创手术应用越来越多,其伤口小,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其中对于伤口换药过程中的清理工作必不可少,根据伤口的愈合程度,伤口结痂会在边缘慢慢脱落,对于已经脱落的结痂部分需要进行清除,使其与整个伤口的结痂分离,目前尚无专用工具进行清理,导致清理过程根据个人习惯操作,整体不方便操作,且操作过程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科用伤口清理用镊子,方便伤口处的结痂清理操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神经科用伤口清理用镊子,包括U型结构的镊子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镊子本体的上镊柄前端设有一朝下折弯设置的上刃部,镊子本体的下镊柄端部为水平分布的下刃部,下刃部端部边缘位于所述上刃部下部,且上刃部在下压状态下落在下刃部的端部边缘内侧设置。
所述上刃部和下刃部端部为直线型结构或弧线形结构,所述弧线形结构为外弧线形结构或内弧线形结构。
所述上镊柄顶面上还设有刻度表,刻度表的起点端部为所述上刃部顶端且刻度表沿上镊柄长度方向设置。
所述下刃部顶面上设有一与其连接固定的限位块。
所述下刃部表面均匀分布的插孔,且所述限位块底部设有插入至插孔内的插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该工具可以对伤口的结痂进行清理,使脱落的结痂分离,保障伤口处理效果,具有方便操作、省时省力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上刃部为直线型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上刃部为直线型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上刃部为外弧线型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上刃部为内弧线型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一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二(上刃部为直线型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二(上刃部为直线型结构)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镊柄、2上镊柄、3下刃部、4上刃部、5刻度表、6限位块、7 插孔、8皮肤、9结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神经科用伤口清理用镊子,包括U 型结构的镊子本体,镊子本体的上镊柄2和下镊柄1可以通过U型折弯部打开或闭合,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秀峰,未经李秀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013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