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爆型粉尘采样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99573.7 | 申请日: | 2019-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275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安大力;江晶;梁成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自然达环境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4 | 分类号: | G01N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筒 转轴 粉尘采样器 防爆型 固接 毛刷 检测 本实用新型 安全性能 粉尘沉积 环境粉尘 密闭空间 扭力弹簧 外壁两侧 一次检测 转动相连 闭合 接地 静电 爆燃 内壁 压盖 连通 轴承 对称 配合 把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爆型粉尘采样器,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上方固接有把手,所述主体的内部一侧插入有套筒,且套筒的内部与主体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套筒的内部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通过第一轴承与套筒转动相连,所述第一转轴的外壁两侧对称固接有毛刷,且毛刷与套筒相接触。该防爆型粉尘采样器,通过接头和导线的配合,能够在环境粉尘浓度过高的密闭空间进行检测时,将主体接地,避免检测时产生静电导致爆燃的情况出现,大大增加了安全性能,通过压盖和扭力弹簧的配合,能够在检测完毕后自动将套筒闭合,避免粉尘沉积在套筒的内壁上,避免影响力下一次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方便了工作人员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尘采样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爆型粉尘采样器。
背景技术
粉尘采样器是指在含尘空气中采集粉尘试样的便携式器具。测定空气中的粉尘浓度,除了安全生产管理需要外,也是为了给研究防尘、降尘、除尘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用采样器测尘,是公认的一种准确性较高的办法。它广泛运用于疾病预防、环境监测、劳动保护、安监、军事、科研教学、冶金、石油化工、铁路、建材等部门的卫生监测和评价,专用于测定生产班组工作场所内空气中粉尘平均浓度,现有的采样器,在工作人员使用设备在环境粉尘浓度过高的密闭空间进行检测时,可能会因为检测时设备产生静电导致爆燃情况的出现,大大降低了安全性能,同时在进行检测时,粉尘会附着在套筒的内壁上,需要工作人员每次使用过后费时费力的进行清理设备的操作,工作人员使用起来及其的不便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爆型粉尘采样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爆型粉尘采样器,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上方固接有把手,所述主体的内部一侧插入有套筒,且套筒的内部与主体的内部相互连通;
所述套筒的内部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通过第一轴承与套筒转动相连,所述第一转轴的外壁两侧对称固接有毛刷,且毛刷与套筒相接触,所述第一转轴的外壁中间固定套接有扇叶,所述套筒的内部远离主体的一侧上下两侧对称设有压盖,所述压盖通过销轴与套筒转动相连,所述压盖的靠近主体的一侧固接有扭力弹簧,且扭力弹簧与套筒固定相连;
所述主体的内部远离套筒的一侧下方开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通过第二轴承与第一凹槽转动相连,所述第二转轴的外壁中间固定套接有线轴,所述线轴的外壁缠绕有导线,所述主体的远离套筒的一侧插入有接头,所述导线的两端分别与线轴和接头电性相连,所述第二转轴的外壁下方固定套接有发条,且发条与第一凹槽固定相连,所述第二转轴的外壁上方固定套接有棘轮,所述棘轮的上方卡接有卡块,所述第一凹槽的上方开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上方固接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下方固接有压板,所述压板远离主体的一侧贯穿第二凹槽,且压板与第二凹槽滑动卡接,所述卡块的上方贯穿第一凹槽与压板固定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防爆型粉尘采样器,通过接头和导线的配合,能够在环境粉尘浓度过高的密闭空间进行检测时,将主体接地,避免检测时产生静电导致爆燃的情况出现,大大增加了安全性能,通过压盖和扭力弹簧的配合,能够在检测完毕后自动将套筒闭合,避免粉尘沉积在套筒的内壁上,避免影响力下一次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通过扇叶和毛刷的配合,能够在抽取气体时自动清理套筒的内壁,避免粉尘附着在套筒的内壁上,省去了工作人员每次使用过后清理设备的操作,方便了工作人员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第二转轴、棘轮和线轴俯视连接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自然达环境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未经沈阳自然达环境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995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