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件辅助旋转装置及工件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97703.3 | 申请日: | 2019-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421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冯长虹;杨海龙;王磊;李炳宁;张生洋;李渊;朱时雨;张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峡县飞龙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5/02 | 分类号: | G01M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徐丽 |
地址: | 473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板 检测柱 旋转装置 检具体 支撑板 轴承 工件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 摄像头 定位组件 放置工件 工件检测 内圈固定 平头螺钉 限制检测 内流道 检测 手电筒 涡壳 转动 穿过 缓解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件辅助旋转装置及工件检测装置,涉及工件检测的技术领域。所述的工件辅助旋转装置包括:检具体、第一固定板、支撑板、轴承、第二固定板和检测柱;所述检具体上设有用于放置工件的定位组件;所述检具体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轴承的外圈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检测柱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固定板和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检测柱与第二固定板用平头螺钉限制检测柱的转动;所述检测柱内设有摄像头。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使用手电筒检测涡壳内流道检测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件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工件辅助旋转装置及工件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用于发动机的节能减排废气涡轮增压器,其进气口是连接在发动机的排气管口,利用发动机废气排出时进入增压器涡壳,经涡形通道推动叶轮转动再由排气口排出。如果涡壳的流道任何一个部位有堵塞发生,都会影响叶轮转速和发动机排气的阻碍。
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手电筒对涡壳的内流道进行检测,使用手电筒检测涡壳内流道检测不方便,并且通过手电筒检查不全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件辅助旋转装置,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使用手电筒检测涡壳内流道检测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件辅助旋转装置包括:检具体、第一固定板、支撑板、轴承、第二固定板和检测柱;
所述检具体上设有用于放置工件的定位组件;
所述检具体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
所述轴承的外圈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支撑板固定连接;
所述检测柱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固定板和所述第一固定板;
所述检测柱与第二固定板用平头螺钉限制检测柱的转动;
所述检测柱的端部设有用于检测工件的摄像头。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摄像头与显示器连接,且所述摄像头的连接线穿过所述检测柱。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柱和挡块,所述定位柱和所述挡块分别与所述检具体固定连接;
所述检测柱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定位柱。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底板和支撑柱;
所述支撑柱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支撑板设置在所述支撑柱上。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检具体和所述第一固定板通过内六角螺栓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属轴承为圆锥滚子轴承。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圈做过盈配合。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圆锥滚子轴承与所述支撑板过渡配合。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支撑板通过内六角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件检测装置,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使用手电筒检测涡壳内流道检测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基于上述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件检测系统,包括所述的工件辅助旋转装置。
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峡县飞龙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西峡县飞龙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977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