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路基土试件制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95881.2 | 申请日: | 2019-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110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钱劲松;王增逸;凌建明;李想;林盛;杨戈;刘海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上海同科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代理公司: | 31219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严晨;许亦琳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力杆 容纳件 容纳槽 试件制备装置 路基土 容纳腔 垫块 本实用新型 承力件 取样件 底座 柱形 道路工程 土工试验 承载面 可拆卸 小试件 可控 土样 制备 成型 配合 精细 申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路基土试件制备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路基土试件制备装置,包括承力件、第一传力杆、第二传力杆、试样容纳件、垫块和底座,承力件可以分别与第一传力杆和第二传力杆可拆卸相连接,试样容纳件包括试样容纳腔,试样容纳腔为柱形,第一传力杆、第二传力杆和垫块为柱形,试样容纳腔的内径分别与第一传力杆、第二传力杆和垫块的外径相配合,底座上设有承载面,还包括取样件,取样件上设有容纳件容纳槽,容纳件容纳槽的内径与试样容纳件的外径相配合,容纳件容纳槽的底部设有试样容纳槽。本申请所提供的路基土试件制备装置,可以精细可控、便捷高效地制备成型各类土样小试件,保障各类土工试验的进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路基土试件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在道路工程、岩土工程、水利工程等技术领域,对不同土体的应力-应变状态、微观结构等的试验分析过程中常需用到较小的土样试件,如压汞孔隙结构分析、气相法基质吸力测试、CT微观结构扫描等。传统的制样方式(定制特定尺寸的仪具器械、先成型大试件再切割成小试件等方法),成本高昂、制作不便,且试验进度极大地受制于仪具的制作,不仅操作繁琐、尺寸难以精确控制,且在制备过程中极易扰动土样,影响试验结果,甚至操作不当破坏土样,延误试验进度、浪费有限材料。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路基土试件制备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路基土试件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力件、第一传力杆、第二传力杆、试样容纳件、垫块和底座,所述承力件可以分别与第一传力杆和第二传力杆可拆卸相连接,所述试样容纳件包括试样容纳腔,所述试样容纳腔为柱形,所述第一传力杆、第二传力杆和垫块为柱形,所述试样容纳腔的内径分别与所述第一传力杆、第二传力杆和垫块的外径相配合,所述第一传力杆的高度小于试样容纳腔的高度,所述底座上设有承载面,还包括取样件,所述取样件上设有容纳件容纳槽,容纳件容纳槽的内径与试样容纳件的外径相配合,所述容纳件容纳槽的底部设有试样容纳槽,所述试样容纳槽的内径小于容纳件容纳槽的内径。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传力杆为圆柱形,所述第二传力杆为圆柱形,所述试样容纳腔为圆柱形,所述试样容纳腔的高度为80~120mm,内径为5~10mm,所述垫块为圆柱形,所述垫块的高度为10~20mm。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承力件为圆柱体,承力件的一个端面为压力承受面,另一端面与传力杆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传力杆包括多个依次可拆卸连接的子传力杆,优选为螺纹连接,所述第一传力杆的高度为试样容纳腔高度的88~96%,所述第二传力杆的高度为试样容纳腔高度的88~96%。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试样容纳槽的底部设有柔性多孔材料73。
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承力件、第一传力杆、试样容纳件、垫块和底座可以构成静压成型模块,所述静压成型模块状态下,所述试样容纳件的底面位于底座的承载面上,所述承力件的底部与第一传力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传力杆自上而下延伸入试样容纳腔,所述垫块位于试样容纳腔的底部;
所述承力件、第二传力杆、试样容纳件和取样件可以构成脱模取样模块,所述脱模取样模块状态下,所述试样容纳件的底部位于容纳件容纳槽中,所述承力件的底部与第二传力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传力杆自上而下延伸入试样容纳腔。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路基土试件制备方法,使用如上所述的路基土试件制备装置,包括:
A)将试样容纳件置于底座的承载面上,将垫块置于试样容纳腔的底部,将土样置于试样容纳件的试样容纳腔中;
B)将承力件和第一传力杆连接,将第一传力杆伸入试样容纳腔中,在承力件上施加荷载,以压实试样容纳腔中的土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上海同科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同济大学;上海同科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958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搅拌震荡砂箱装置及岩心制作系统
- 下一篇:一种高效焦炭热态试样磨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