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缝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95139.1 | 申请日: | 2019-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777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杨慧;颜辉;刘飞;欧阳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4 | 分类号: | A61B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旭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67 | 代理人: | 董媛;姚自奇 |
地址: | 410013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缝合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缝合装置,包括:压皮板,所述压皮板包括海绵层和透明层,所述海绵层位于所述透明层的下方;压线机构,设置在所述压皮板上,所述压线机构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一压线板以及与所述第一压线板扣合的第二压线板,所述第一压线板和第二压线板上均设有用于固定缝线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第一压线板和所述第二压线板之间形成的腔体内表面的底部及所述第二压线板上,或所述固定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压线板和第二压线板内表面的下端;缝针,所述缝针带动所述缝线穿过在伤口表面处的组织进行缝针。本实用新型可以使伤口深部组织紧密接触,防止死腔出现;促进伤口表面对齐,减少渗血渗液;最后,本实用新型还能提高医生的缝合速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科器械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伤口缝合的缝合装置。
背景技术
缝合是将已经切开或外伤断裂的组织、器官进行对合或重建其通道,恢复其功能。是保证良好愈合的基本条件,也是重要的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技术之一。伤口缝合的好坏决定了愈合程度。
在临床医学上中,皮肤伤口的缝合常常出现对合不整齐、上下不齐、内外翻、伤口渗血渗液等伤口愈合不良现象,并且在缝合打结后,容易出现蜈蚣疤痕。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皮肤伤口愈合不良以及缝合打结引起蜈蚣疤痕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利于伤口愈合及免打结的缝合装置。
一种用于伤口缝合的缝合装置,包括:
压皮板,所述压皮板包括海绵层和透明层,所述海绵层位于所述透明层的下方;
压线机构,设置在所述压皮板上,所述压线机构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一压线板以及与所述第一压线板扣合的第二压线板,所述第一压线板和第二压线板上均设有用于固定缝线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第一压线板和所述第二压线板之间形成的腔体内表面的底部及所述第二压线板上,或所述固定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压线板和第二压线板内表面的下端;
缝针,所述缝针带动所述缝线穿过在伤口表面处的组织进行缝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明层上设有多个小孔,所述透明层的材质为柔软的塑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缝合装置还包括线帽,所述线帽安装在压皮板的一端,所述缝线可穿过所述线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为多个间隔设置的突起,所述腔体内表面底部上突起与所述第二压线板上突起相互配合或第一压线板和第二压线板上突起相互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皮板的一端开设有线槽,所述线槽延伸至所述压线机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皮板的另一端开设有线槽,所述线槽延伸至所述压线机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线机构的一端安装有引导部,所述引导部上开设有容纳所述缝线的槽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线机构的两端安装有引导部,所述引导部上开设有容纳所述缝线的槽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引导部的高度不大于所述第一压线板和第二压线板的高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线板上设有扣合部,所述第二压线板上设有对应于所述扣合部的通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压线板和第二压线板上还开设有相对应的圆孔,当第一压线板和第二压线板扣合后,将从压线机构中伸入的缝线穿过所述圆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未经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951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