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安装的基坑变形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89568.8 | 申请日: | 2019-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048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陈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川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E02D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安装 基坑 变形 监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监测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便于安装的基坑变形监测装置,包括全站仪、安装盒和三脚架,所述全站仪一侧固定设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上固定设有按键,所述显示屏上方设有目镜,所述目镜与所述全站仪固定连接,所述全站仪底部固定设有所述安装盒,所述安装盒底部固定设有所述三脚架,所述三脚架主要由三组一号支撑杆和安装底板组成;在对全站仪进行安装时,由于一号套管的内壁直径与底柱的直径相同,将底柱对准一号套管插入,可以对全站仪进行定位,使得全站仪无法移动,方便工作人员对三号螺孔和通孔进行校准,使用螺栓将三号螺孔和通孔贯穿,螺栓与底柱贴附,从而对全站仪进行固定,安装方便快捷,减少安装工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安装的基坑变形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高层建筑物设计施工中,一般需要开挖深基坑,深基坑不仅可提高土地的空间利用率,同时也为高层建筑物的抗震、抗风等提供稳固的基础,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基坑深度和防护边坡的高度也不断加大,目前,国内高层建筑的地下深度通常为2-6层,基坑深度通常是8-30m,如国家大剧院工程的基坑深达32.5m,而城市地铁车站的基坑深度甚至超过40m,随着基坑开挖宽度和深度的不断增加,深基坑的变形监测也越来越重要,深基坑的变形监测内容很多,如监测基坑周围土体沉降、坑底隆起、支护结构水平位移、基坑周边收敛、坑壁倾斜和外鼓、深层土体差异沉降和水平位移等,对于基坑监测,多是通过检测装置进行监测,如全站仪、水平监测仪等。
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1、一般全站仪安装时,需要对安装孔进行校准,放置全站仪时,全站仪会将安装孔覆盖,需要凭借个人感觉和经验进行校准,增加安装工时;
2、在不平整的路面或者坑洞进行监测时,全站仪不易水平放置,监测视角会产生倾斜,影响监测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安装的基坑变形监测装置,具有方便在各种路面进行监测,并且便于安装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安装的基坑变形监测装置,包括全站仪、安装盒和三脚架,所述全站仪一侧固定设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上固定设有按键,所述显示屏上方设有目镜,所述目镜与所述全站仪固定连接,所述全站仪底部固定设有所述安装盒,所述安装盒底部固定设有所述三脚架,所述三脚架主要由三组一号支撑杆和安装底板组成,所述安装盒外表面两侧对称开设有三号螺孔,所述安装盒内壁底部两侧焊接有一号套管,所述一号套管的内壁固定设有底柱,所述底柱与所述全站仪底部焊接固定,所述一号套管外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一号支撑杆底部两侧焊接有限位杆,两个所述限位杆之间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限位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外表面转动连接有二号套管,且所述连接杆外表面位于所述二号套管的两侧固定设有螺纹,所述螺纹外表面固定设有螺帽,所述二号套管底部焊接有二号支撑杆,所述二号支撑杆外表面开设有多组二号螺孔,所述二号支撑杆外表面套设有套筒,且所述套筒外表面开设有一号螺孔。
优选的,所述螺帽设有两个,且所述螺帽的内侧壁与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贴附。
优选的,所述一号螺孔的位置与所述二号螺孔的位置对应。
优选的,所述二号支撑杆沿着所述连接杆进行旋转的角度为0度-90度。
优选的,所述三号螺孔与所述通孔的位置对应。
优选的,所述二号支撑杆与所述套筒的内侧壁贴附,且所述套筒与所述二号支撑杆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一号套管的内壁直径与所述底柱的直径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川,未经陈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895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流电阻箱检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计算机学习用快速打字练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