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治疗皮脂腺囊肿的钩针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88163.2 | 申请日: | 2019-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010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录叶;杨立宇;王瑞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录叶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宋元松;李聚 |
地址: | 050899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皮脂腺 囊肿 钩针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治疗皮脂腺囊肿的钩针,包括支撑部、夹持部、钩针部及保险盖,所述支撑部为柱状且具有预设的长度,所述支撑部端部具有一连接孔,所述夹持部一端设置有一固定座,另一端连接钩针部,所述固定座与所述连接孔相适配以使所述固定座能够固定在所述连接孔内,所述钩针部包括针杆,所述针杆具有预设的长度,所述针杆一端与夹持部连接,另一端具有一个60‑80度的钩头,所述保险盖内设置有容置腔,当所述钩针部使用完毕后,所述保险盖能够套接在夹持座上并通过容置腔容置所述钩针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治疗皮脂腺囊肿的钩针,能够快速使囊壁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离,钩出囊壁,完全切除病变的患处,其术后囊肿消失,皮肤表面平整光滑,治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科手术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皮脂腺囊肿的钩针。
背景技术
皮脂腺囊肿俗称粉瘤,多分布于头部、躯干或生殖器的皮肤或皮下组织内,和附近组织有粘连,可被推动。主要由于皮脂腺排泄管受到阻塞,皮脂腺囊状上皮被逐渐增多的内容物膨胀所形成的潴留性囊肿。其特点为缓慢增长的良性病变,囊内有白色豆渣样分泌物。皮脂腺囊肿突出于皮肤表面一般无自觉症状,如继发感染时可有疼痛、化脓,一经确诊后,均应手术将囊肿完整摘除。手术是皮脂腺囊肿唯一的治疗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通用性强的用于治疗皮脂腺囊肿的钩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治疗皮脂腺囊肿的钩针,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部、夹持部及钩针部,所述支撑部为柱状且具有预设的长度,所述支撑部端部具有一连接孔,所述夹持部一端设置有一固定座,另一端连接钩针部,所述固定座与所述连接孔相适配以使所述固定座能够固定在所述连接孔内,所述钩针部包括针杆,所述针杆具有预设的长度,所述针杆一端与夹持部连接,另一端具有一个60-80度的钩头,当所述钩针部使用完毕后,取下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内腔容置所述钩针部并能够套接在夹持部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先,还包括保险盖,所述保险盖内设置有容置腔,所述保险盖能够套接在夹持部上并通过容置腔容置所述钩针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先,所述夹持部与钩针部为注射器针头端部折弯至60-80度,所述固定座为筒形套管,其一端插入注射器针头插入口,另一端具有预设的直径以与保险盖或支撑部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出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治疗皮脂腺囊肿的钩针,能够快速使囊壁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离,钩出囊壁,完全切除病变的患处,其术后囊肿消失,皮肤表面平整光滑,治愈率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治疗皮脂腺囊肿的钩针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保险盖容置钩针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录叶,未经王录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881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拖把刷毛结构及其拖把
- 下一篇:一种体育器材及体育设施巡检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