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废气治理高效旋净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287833.9 | 申请日: | 2019-03-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524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 发明(设计)人: | 张喆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淼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47/06 | 分类号: | B01D47/06;B01D53/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0000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筒 喷淋装置 气体旋流器 本实用新型 进水管 喷淋液 侧壁 废气治理 废气 进气口 等间距固定 气体分布器 顶端设置 固定机构 喷淋冲洗 可循环 内固定 内环形 排气口 上端部 旋净器 旋流板 内壁 喷淋 去除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废气治理高效旋净器,包括处理筒,所述处理筒靠近下端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气口,所述处理筒的顶端设置有排气口,所述处理筒靠近底端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气体旋流器,所述气体旋流器内环形等间距固定连接有多个旋流板,所述处理筒内固定安装有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位于气体旋流器的上方,所述喷淋装置靠近上端部通过固定机构与处理筒的内壁相固定连接,所述处理筒的外侧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贯穿至处理筒内并与喷淋装置相连通,喷淋装置的上方设置气体分布器。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操作方便,通过喷淋液对废气进行充分喷淋冲洗,有效去除废气中的灰尘及有害杂质,且喷淋后的喷淋液可循环利用,使用效果很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旋净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气治理高效旋净器。
背景技术
在工业行业中,冶金炼钢电炉和以原煤为燃料的焚烧炉增加很多,这些炉窑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对周围环境造成很大危害,所以从含尘气体中去除颗粒物以减少其向大气排放的技术越来越重要,现通常使用旋风分离器进行除尘处理,其作用是尽可能除去输送气体中携带的固体颗粒杂质和液滴。
现有技术中的废气处理设备通常使用喷淋方式去除废气中国的灰尘、较大颗粒物以及溶于水的有害气体,但作为废气的吸收净化处理,气流分布均匀性差,吸收不完全;此外,通过喷淋方式进行降尘、去杂,如不对喷淋后的喷淋液进行回收循环利用,则会造成能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废气治理高效旋净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废气治理高效旋净器,包括处理筒,所述处理筒靠近下端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气口,所述处理筒的顶端设置有排气口,所述处理筒靠近底端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气体旋流器,所述气体旋流器内环形等间距固定连接有多个旋流板,所述处理筒内固定安装有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位于气体旋流器的上方,所述喷淋装置靠近上端部通过固定机构与处理筒的内壁相固定连接,所述处理筒的外侧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贯穿至处理筒内并与喷淋装置相连通,喷淋装置的上方设置气体分布器,所述气体分布器位于排气口的下方,所述处理筒靠近下端的一侧设置有喷淋池,所述喷淋池内固定连接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靠近上端的侧壁上设有过滤网,所述分隔板将喷淋池内部分隔成右沉淀腔和左净水腔,所述处理筒的底部通过排水管与右沉淀腔内壁相连通,所述进水管的下端与左净水腔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喷淋装置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四周侧壁从上到下依次环形固定连接有多个喷淋管,所述喷淋管的下端设有若干喷嘴。
优选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套设在连通管侧壁上的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通过安装螺丝与处理筒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处理筒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喷嘴对应的凸型块层,所述凸型块层为一层以上设置。
优选地,所述气体分布器包括环形分布框,所述环形分布框的内部垂直交叉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将气体分布器内部分隔成多个分布区间,所述分布区间内通过相互连接的多个长分布板、短分布板形成多个分布腔,且长分布板、短分布板倾斜交叉排布。
优选地,所述进水管的下端连接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通过连接管与净水腔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
1、通过在连通管的侧壁上从上到下依次设置多个喷淋管,喷淋管上设置多个喷嘴,扩大喷淋范围,使得向上飘动的气体充分地与喷淋液相接触,有效去除气体中的粉尘、较大颗粒物以及一些溶于水的有害气体;
2、通过气体旋流器、凸型块层的配合使用,提高了气体的扩散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气体上升速度,进一步使其与喷淋液充分接触,实现降尘、去除有害气体的高效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淼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淼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878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