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双密封钢板探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87568.4 | 申请日: | 2019-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417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刚;刘永龙;石建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钢集团西安重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9/04 | 分类号: | G01N29/04;G01N29/22 |
代理公司: | 61225 西安毅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师玮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圈 探头 探头安装座 介质存储 钢板 探伤 润滑槽 底面 空腔 外周 连通 钢板探伤装置 本实用新型 介质密封 使用寿命 示波器 双密封 两级 磨损 测量 反馈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双密封钢板探伤装置,探伤介质置于探头与钢板之间,示波器收集探头反馈的信号,探头安装座中部设有安装探头的空腔,探头安装座还设有围绕空腔的介质存储槽,介质存储槽与探头底面连通,探头安装座底面与钢板接触,探伤介质由介质存储槽流向钢板与探头之间的空隙;第一密封圈设于探头安装座底部并位于介质存储槽的外周;第二密封圈设于探头安装座底部并位于第一密封圈外周;密封圈润滑槽设于第一密封圈与第二密封圈之间,密封圈润滑槽与介质存储槽连通。通过上述方案,在探头外侧形成两级密封圈以及介质密封的效果,防止探头与钢板之间的介质流失,防止密封圈发生磨损,延长密封圈的使用寿命,增加探伤时的测量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板探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双密封钢板探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板材探伤领域还有绝大多数维持着原来传统的探伤模式,肩背探伤仪,手持探头蹲在板材上鸭步前行进行操作。这种作业方式比较适合在小面积范围内探测,如果是批量的整张钢板探查,如此操作则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且长时间手持探伤仪器探头蹲在板材上鸭步前行不符合特定工作模式的人体工学理论,对相关作业人员身体会产生不可逆性损伤。
同时钢板探伤需要介质作用在探头与钢板之间,由于钢板表面的粗糙度与探头设置的密封圈,其中的密封程度在使用过程中不可控,介质容易流失,在探测过程中,介质流动影响测量准确度。传统的密封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容易磨损,不能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有鉴于此,现提出一种新型双密封钢板探伤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双密封钢板探伤装置,通过设置两层密封圈以及在密封圈之间形成介质密封层,从而实现对探头与钢板间的介质的密封,同时起到对密封圈的润滑,减少密封圈的磨损。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是:
一种新型双密封钢板探伤装置,包括探头、示波器及探伤介质,探伤介质置于探头与钢板之间,示波器收集探头反馈的信号,还包括探头安装座,探头安装座中部设有安装探头的空腔,探头置于空腔内,探头安装座还设有围绕空腔的介质存储槽,介质存储槽与探头底面连通,新型双密封钢板探伤装置工作时,探头安装座底面与钢板接触,探伤介质由介质存储槽流向钢板与探头之间的空隙;还包括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设于探头安装座底部并位于介质存储槽的外周;还包括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设于探头安装座底部并位于第一密封圈外周;还包括密封圈润滑槽,密封圈润滑槽设于第一密封圈与第二密封圈之间,密封圈润滑槽与介质存储槽连通。
通过上述方案,在探头外侧形成两级密封圈以及介质密封的效果,防止探头与钢板之间的介质流失,探伤介质一方面作为探伤的工作环节,另一方面形成了对自身的密封效果,同时通过介质润滑密封圈,防止密封圈发生磨损,延长密封圈的使用寿命,增加探伤时的测量稳定性。
作为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还包括介质接头、介质罐,介质接头与探头安装座连接并与介质存储槽连通,介质罐通过软管与介质接头连接。通过介质罐来提供探伤介质,采用介质接头来连接介质存储槽。
作为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还包括截止组件,截止组件与介质罐连通,截止组件与介质接头连通。截止组件用于在移动探伤装置时切断介质的供给,防止介质的流失。
作为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还包括手持杆,手持杆一端与探头安装座的侧面铰接。为了方便探伤装置的移动,以及操作人员的工作便利性,采用手持杆与探头安装座铰接可以适应各种高度的操作人员。
作为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还包括限位结构,限位结构设于探头安装座上,限位结构将手持杆与探头安装座铰接的一端进行半包围,限制手持杆的转动角度。为了提高安全性,更加贴合实际使用,手持杆通过限位结构在控制转动的角度,防止在提起移动装置的时候,探头安装座翻转过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钢集团西安重机有限公司,未经中钢集团西安重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875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墙体裂缝扫描系统
- 下一篇:一种改进型移动便捷钢板探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