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多点进水和多模式运行的可强化反硝化脱氮除磷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286906.2 | 申请日: | 2019-03-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230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 发明(设计)人: | 吴云生;张宝林;刘冰玉;王艳;张涛;石兰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控水务(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101/10;C02F101/16;C02F101/38 |
| 代理公司: | 11203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萍 |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缺氧池 好氧池 本实用新型 脱氧池 多点进水 外部碳源 预缺氧池 厌氧池 进水 混合液内回流 污水处理技术 反硝化脱氮 碳源利用率 出水水质 除磷系统 高效利用 进水水质 浓度变化 生产运行 投加系统 依次连接 状态切换 多模式 碳氮比 好氧 污水处理 缺氧 排放 分配 优化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多点进水和多模式运行的可强化反硝化脱氮除磷系统,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预缺氧池、厌氧池、第一缺氧池、第一好氧池、脱氧池、第二缺氧池、第二好氧池、外部碳源投加系统以及混合液内回流系统。其中,预缺氧池、厌氧池、第一缺氧池、第一好氧池、脱氧池、第二缺氧池、第二好氧池依次连接。本实用新型针对进水CODcr和进水TN浓度变化大、碳氮比偏低、高标准排放的污水处理的普遍现象,通过脱氧池和第二缺氧池在好氧和缺氧两种状态切换,应对进水水质变化;多点进水、优化外部碳源投加点实现碳源的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本实用新型具有出水水质优、碳源利用率高、灵活性强、生产运行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多点进水和多模式运行的可强化反硝化脱氮除磷系统,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氮磷污染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也是许多污染水体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城市生活污水的碳氮比(C/N)普遍偏低,污水处理厂普遍存在污水中内部碳源不足的问题,而反硝化过程需要有机碳源作为反硝化菌的能量来源和电子供体,如果缺少足够的内部碳源进行反硝化,需要投加外部碳源实现反硝化。采用多点进水系统并在第二缺氧池投加外部碳源,能够使内部碳源得到高效利用,并节约外部碳源投加量,提高碳源利用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根据相关公开资料显示,我国现有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排放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B”及以下出水标准的水厂处理规模占比达三分之二。大多数城镇污水处理厂均面临提标的问题,提标路径上主要是从“一级B”标准提高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A”标准,或从“一级A”标准提高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地表水Ⅳ类(总氮指标除外)或更高水体标准。采用两级缺氧好氧(AO)工艺能够更高效去除有机物、氨氮和总氮。在相同进水水质条件下,池容更小,土建投资更低。
目前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水温变化幅度大,受季节和居民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进水总氮(TN)和化学需氧量(CODcr)浓度变化问题尤为显著。当进水总氮(TN)较高、碳氮比值(C/N)低时,传统的厌氧/缺氧/好氧(AAO)工艺中的缺氧池,很难满足反硝化需求,且对碳源的消耗较高;而当进水总氮(TN)较低、化学需氧量(CODcr)浓度较高且水温较低时,则好氧池的停留时间应相对较长。面对进水水质浓度变化、水温变化,固定模式的生化池组合已经很难满足,若生化池中缺氧池部分池体可在缺氧和好氧两种状态之间转换,并配合混合液内回流系统,则可解决进水总氮(TN)浓度高、进水水质及水温波动大的问题。
在传统厌氧/缺氧/好氧(AAO)污水处理工艺中,反硝化菌和聚磷菌在有机负荷、泥龄以及碳源需求上存在着矛盾和竞争,使氮、磷难以在同一系统中同时高效去除。因此,在厌氧池之前增设预缺氧池,来自二沉池的回流污泥与经过预处理的污水共同进入预缺氧池,微生物利用进水中有机物去除回流污泥中携带的硝态氮,消除硝态氮对后续厌氧释磷的不利影响,从而保证厌氧池处理效果。
为保证脱氮效率,需要从好氧池末端设置混合液内回流系统至缺氧池,传统厌氧/缺氧/好氧(AAO)生化工艺条件下,混合液回流点设置在好氧池末端,其溶解氧浓度比较高,回流到缺氧池会消耗一部分碳源并造成缺氧条件不佳,影响脱氮效果。通过设置脱氧池,能够有效解决内回流混合液溶解氧过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多点进水和多模式运行的可强化反硝化脱氮除磷系统。通过在传统厌氧/缺氧/好氧(AAO)之前设置预缺氧池,将好氧池调整为第一好氧池/第一缺氧池/第二好氧池,并在第一好氧池之后设置脱氧池。在实际应用中,若进水总氮(TN)浓度较高,停止对脱氧池和第二缺氧池的曝气,加大缺氧的总停留时间;若进水总氮(TN)浓度较低,碳氮比值(C/N)较高,则开启对脱氧池和第二缺氧池的曝气,并调整混合液内回流位置。应对碳氮比值(C/N)低的水质,外部碳源优先投加至第二缺氧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控水务(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未经北控水务(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869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旋转悬挂式搅拌器的悬挂机架
- 下一篇:一种序批式泥膜复合生物滤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