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体电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83504.7 | 申请日: | 2019-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140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华南;周航;张磊;王风雷;马花停;刘桂林;马宝军;朱亚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四维特种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02 | 分类号: | H05B3/02;H05B3/40 |
代理公司: | 41119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天龙 |
地址: | 450100 河南省郑州市荥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加热器 气体电加热装置 壳体 导热材料 接线端 加热 壳体固定 浇注 盘管 固定电加热器 气体电加热器 气体加热装置 体内 本实用新型 传热效果 浇注材料 气体通过 加热端 接线 伸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体电加热装置。气体电加热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固定有供待加热气体通过的盘管和对待加热气体进行加热的电加热器,所述电加热器的接线端伸出所述壳体且处于电加热器的下方,所述壳体内浇注有固定电加热器的导热材料,盘管和电加热器的加热端均处于导热材料内并通过导热材料与所述壳体固定。为了使电加热器能够固定在气体电加热装置,将电加热器通过浇注的方式与壳体固定,浇注材料选用导热材料,能够起到良好的传热效果;电加热器的接线端设置在气体电加热装置的壳体的下方,气体加热装置在使用时壳体下方的温度较低,因此处于壳体下方的电加热器的接线端的温度也比较低,使气体电加热器的接线端不容易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加热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体电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化工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气体进行加热,对于空气、氮气这些化学性能较稳定的,可以直接将加热器置入气体中对气体进行加热。但对于一些化学比较活泼的气体,无法采用直接加热的方式,特别是对高压气体进行加热时,如加氢工艺上对氢气预热300℃以上,有些甚至压力要求15MPa以上,普通直接加热方式往往难以实现,对加热装置的要求也比较高,往往需要借助特定的加热装置进行加热。
如在授权公告号为CN20747211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提供了一种内置加热和换热的单罐熔盐蓄热装置,在熔盐罐内放置盘管,盘管内流通有待加热气体,熔盐罐形成放置盘管的壳体,壳体内还有浸没盘管的熔盐,熔盐内设置有加热熔盐的电加热器,当需要加热气体时,开启电加热器对熔盐进行加热,熔盐通过盘管将热量传递到盘管内的气体,从而对盘管内的气体进行加热,该蓄热装置能够对高温高压气体进行加热。
在上述蓄热装置中,电加热器由熔盐罐的顶部插入熔盐中,电加热器的接线端处于熔盐罐的上方,由于加热过程中热量向上流通,会导致熔盐罐加热时熔盐罐上方的温度较高,这势必会使处于熔盐罐上方的接线端温度升高,加快接线端电气元件的老化,使接线端容易损坏,接线端损坏后蓄热装置无法正常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体电加热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加热器的接线端容易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气体电加热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固定有供待加热气体通过的盘管和对待加热气体进行加热的电加热器,所述电加热器的接线端伸出所述壳体且处于电加热器的下方,所述壳体内浇注有固定电加热器的导热材料,盘管和电加热器的加热端均处于导热材料内并通过导热材料与所述壳体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电加热器通过浇注的方式与壳体固定,使电加热器能够固定在气体电加热装置内部,浇注材料选用导热材料,能够起到良好的传热效果;电加热器的接线端设置在气体电加热装置的壳体的下方,在加热过程中热量上升,壳体下方的温度较低,因此处于壳体下方的电加热器的接线端的温度也比较低,使接线端内的电器元件不容易老化,使接线端不容易损坏,保证了气体电加热器的正常运行。
进一步的,所述电加热器为管状加热器,管状加热器设置多个,且设置在盘管的外围;管状加热器的结构紧凑,表面功率大,能够对盘管内的气体进行高效的加热,多个管状加热器设置在盘管外围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加热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管状加热器围绕盘管均匀设置;将管状加热器均匀设置在盘管的外围,一方面能够使盘管内的气体进行均匀的加热,还能够减小导热材料内部的热应力差,防止因导热材料受热不均造成整个气体电加热装置的损坏。
进一步的,所述管状加热器的接线端与加热端之间设置有防止加热端的热量传递到接线端的隔热段,隔热段伸出所述壳体;在接线端与加热端之间设置隔热段,防止加热端的热量通过电加热器自身传递到接线端,进一步降低接线端的温度,防止接线端的损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四维特种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郑州四维特种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835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红外线发热圈装置
- 下一篇:电热式抽油杆分段加热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