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稀土废渣溶解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82010.7 | 申请日: | 2019-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693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刘春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赣州承亮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7/00 | 分类号: | C22B7/00;C22B5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2400 江西省赣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浸液 稀土废渣 承重梁 电机 承重支架 搅拌轴 滑块 第一丝杆 溶解 穿过 本实用新型 电机带动 滑动连接 回收装置 起重装置 设备领域 竖直固定 稀土生产 稀土元素 搅拌叶 螺纹孔 溶解液 转动 回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稀土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稀土废渣溶解回收装置,包括承重支架与浸液池,所述承重支架上固定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一丝杆相互连接,所述承重支架上方还固定有承重梁,所述承重梁上设有穿过承重梁并与承重梁滑动连接的滑块,所述滑块上还设有前述第一丝杆穿过的螺纹孔,所述滑块通过起重装置与下方的浸液筐相连,所述浸液筐上方右侧竖直固定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下方连接搅拌轴。将浸液筐放置在浸液池内,向浸液池内加入溶解液,向浸液筐中加入需要回收的稀土废渣,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带动搅拌轴转动,搅拌轴上的搅拌叶对稀土废渣进行搅拌,加速了稀土废渣内稀土元素溶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稀土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稀土废渣溶解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是世界上稀土储量最多的国家,且元素分配全面。经过近40年的发展,全国已建立世界上最庞大的稀土工业,成为世界最大的稀土生产国,最大的稀土消费国和最大的稀土供应国。目前,国内所采用的稀土金属生产以熔盐电解技术为主,但是通过电解方法析出的金属容易附着在极板的表面,需要定期取出极板进行清除,影响工作效率。
稀土废料在进行回收时,通常需要倒入一定量的酸浸溶液在稀土废料内,如此可将稀土进行溶解,而不能溶解的非稀土杂质则被挑拣出来,现通过酸浸溶液对稀土废料进行溶解时,通常不会对其两种物质进行混合,而是直接将酸浸溶液倒入稀土废料处理框内,如此使得稀土废料与酸浸溶液不能充分接触,导致溶解速度慢,且工作效率低,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回收利用率高的稀土废渣溶解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即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研究提出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回收利用率高的稀土废渣溶解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稀土废渣溶解回收装置,包括承重支架与浸液池,所述承重支架上固定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一丝杆相互连接,所述承重支架上方还固定有承重梁,所述承重梁下方设有固定前述第一丝杆的轴承座,所述承重梁上设有穿过承重梁并与承重梁滑动连接的滑块,所述滑块上还设有前述第一丝杆穿过的螺纹孔,所述滑块通过起重装置与下方的浸液筐相连,所述浸液筐上方右侧竖直固定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下方连接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末端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浸液筐内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固定有搅拌叶,所述搅拌轴末端设有与前述第一锥齿轮相互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浸液筐上方左侧竖直固定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下方连接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末端固定有第三锥齿轮,所述浸液筐底部两侧分别设有滑轨与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的一端设有第四锥齿轮与前述第三锥齿轮啮合,所述浸液筐底部设有废渣排出的孔洞,所述浸液筐下方还设有网板,所述网板两端分别固定有套管Ⅰ和套管Ⅱ,所述套管Ⅰ与前述滑轨滑动连接,所述套管Ⅱ与前述第二丝杆螺旋连接,所述浸液池两侧分别设有收集废渣的废渣池和收集液体的排液池。将浸液筐放置在浸液池内,向浸液池内加入溶解液,向浸液筐中加入需要回收的稀土废渣,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带动搅拌轴转动,搅拌轴上的搅拌叶对稀土废渣进行搅拌,加速了稀土废渣内稀土元素溶解,溶解完成后,无法溶解的杂质残留在浸液筐内,启动起重装置,浸液筐从浸液池内吊起,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带动第一丝杆转动,浸液筐到达废渣池上方,启动第三电机,第三电机带动第二丝杆转动,网板与浸液筐底部的孔洞分离,无法溶解的杂质通过孔洞排出到废渣池中。
优选的,所述起重装置包含与前述滑块相固定的电动绕线轮,所述起重装置还包含固定前述浸液筐的拉线,所述拉线顶端固定有吊环,所述电动绕线轮通过钢丝绳连接下方与吊环相互组装的吊钩。
优选的,所述承重梁数量为两根。
优选的,所述废渣池与浸液池中间设有隔板Ⅱ,所述隔板Ⅱ为过滤网结构,并且废渣池最底端水平高度要比浸液池最底水平高度高。稀土废渣中残留的溶解液经过隔板Ⅱ过滤后回流到浸液池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赣州承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赣州承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820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表面处理废物的资源化利用处理系统
- 下一篇:尾渣还原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