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静脉内瘘病人术后用肢体托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281934.5 | 申请日: | 2019-03-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273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 发明(设计)人: | 徐苗;高桂英;凌佩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G7/075 | 分类号: | A61G7/075;A61H1/02 |
| 代理公司: | 11340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任毅 |
| 地址: | 213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肢体托 卡环 辅助动力装置 动静脉内瘘 表面固定 患者手臂 挤压固定 调节框 固定管 滑槽 内壁 术后 底板 本实用新型 表面开设 内壁滑动 内部设置 手指运动 可控制 上表面 插接 铰接 连通 悬空 休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静脉内瘘病人术后用肢体托,包括第一肢体托,第一肢体托的上表面铰接有第一卡环,第一肢体托的一侧表面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内壁滑动插接有第二肢体托。该动静脉内瘘病人术后用肢体托,通过设置第一卡环的内壁和第二卡环的内壁均设置有挤压固定装置,且挤压固定装置包括有固定管,第一卡环的表面和第二卡环的表面均与固定管的表面固定连通,从而具有达到了便于固定患者手臂以及使患者手臂患处悬空的的特点,通过设置第二肢体托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调节框,调节框的内部设置有辅助动力装置,且辅助动力装置包括有底板,从而达到了可控制患者在休息时手指运动的效果,从而防止内瘘再次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肢体托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动静脉内瘘病人术后用肢体托。
背景技术
动静脉内瘘是外科手术之一,主要用于血液透析治疗。动静脉内瘘术是一种血管吻合的小手术,将前臂靠近手腕部位的动脉和邻近的静脉作一缝合,使吻合后的静脉中流动着动脉血,形成一个动静脉内瘘。
目前动静脉内瘘手术病人在手术结束后需要为了使病人保持血液通畅,防止做手术的肢体受压造成水肿,睡觉时需要尽量将手臂卧于体侧,并有一定的保护,现有的一般都是垫一个枕头,在长时间的放置下,由于手部得不到运动、以及枕头垫在病人患处会导致病人的手术部位受压,造成内瘘堵塞,所以需要一种动静脉内瘘病人术后用肢体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静脉内瘘病人术后用肢体托,其具有使病人患处部位悬空放置不接触避免受压,以及在放置休息使可调节手指关节运动防止在长时间放置不运动造成酸麻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动静脉内瘘病人术后用肢体托,包括第一肢体托,第一肢体托的上表面铰接有第一卡环,第一肢体托的一侧表面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内壁滑动插接有第二肢体托,第一肢体托的表面开设有锁紧固定孔,锁紧固定孔的内壁通过螺栓螺纹连接,第一肢体托的表面和第二肢体托的表面均呈半圆环形状,第二肢体托的上表面铰接有第二卡环,第一卡环的内壁和第二卡环的内壁均设置有挤压固定装置,且挤压固定装置包括有固定管,第一卡环的表面和第二卡环的表面均与固定管的表面固定连通,第一卡环的表面与第二卡环的相对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第一肢体托的一侧内壁和第二肢体托的一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卡托,第二肢体托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调节框,调节框的内部设置有辅助动力装置,且辅助动力装置包括有底板,底板的两侧表面均与调节框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调节框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充电电源模块,调节框的外表面设置有充电接口。
进一步地,第一卡环的内壁和第二卡环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挤压气囊,挤压气囊的表面与固定管的表面固定连通。
进一步地,固定管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圈,固定圈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圈。
进一步地,固定管的另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钢球,钢球的表面与密封圈的表面滑动插接。
进一步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底板,电机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型号为31zy,电机的电源端与充电电源模块的电源端电性连接,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旋转轴,旋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
进一步地,调节框的两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轴承,两个轴承的内圈均固定连接有从动轴,从动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的表面与第一齿轮的表面啮合。
进一步地,从动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凸轮,凸轮的表面开设有滑动槽,调节框的上表面滑动插接有手指运动块,手指运动块的一端表面与手指的表面相适配,手指运动块的另一端表面开设有转动槽,转动槽的两侧内壁均转动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转轮,转轮的表面与滑动槽的内壁滑动插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819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icu病房用下肢抬高装置
- 下一篇:一种骨科护理用的固定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