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循环水孵化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281215.3 | 申请日: | 2019-03-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111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 发明(设计)人: | 吴明林;崔凯;李海洋;蒋阳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K61/17 | 分类号: | A01K61/17;A01K63/04 |
| 代理公司: | 32251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华<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第一层 隔板 可拆卸连接 污水处理区 孵化装置 净水区 循环水 下端 支架 本实用新型 一体化设计 排水管 便于移动 从上至下 孵化系统 过滤材料 内部固定 能源消耗 双层结构 制造成本 导流管 导流孔 孵化桶 潜水泵 循环管 止回阀 滤箱 桶架 鱼卵 成功率 成活率 孵化 穿过 节约 延伸 污染 | ||
1.一种循环水孵化装置,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内部从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层板(2)和第二层板(3),且第一层板(2)上端可拆卸连接有桶架(4),所述桶架(4)内部可拆卸连接有孵化桶(5),且孵化桶(5)底部固定连接有曝气装置(6),所述孵化桶(5)外侧开设有第一溢水孔(7),所述孵化桶(5)下端固定连接有排水管(8),且排水管(8)上端固定连接有定水管(9),所述孵化桶(5)内部固定连接有导流管(10),且导流管(10)位于定水管(9)外侧,所述导流管(10)穿过曝气装置(6)延伸至孵化桶(5)内部上端,所述导流管(10)外侧开设有导流孔(11),且导流管(10)外侧可拆卸连接有防护层(12),所述排水管(8)下端穿过第一层板(2)延伸至第一层板(2)下端,且排水管(8)下端固定连接有底滤箱(13),所述底滤箱(13)内部从左至右依次包括有污水处理区(14)、第一隔板(15)、第二隔板(16)和净水区(17),所述污水处理区(14)内部固定连接有过滤材料(18),所述净水区(17)内部可拆卸连接有潜水泵(19),且潜水泵(19)出水口固定连接有循环管(20),所述循环管(20)上端穿过第一层板(2)延伸至孵化桶(5)内部下端,所述循环管(20)外侧固定连接有止回阀(21),所述净水区(17)外侧开设有第二溢水孔(22),且净水区(17)与污水处理区(14)都开设有排水孔(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水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孵化桶(5)为倒锥形结构,且孵化桶(5)与导流管(10)的垂直中心线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水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溢水孔(7)位于孵化桶(5)的75%-80%高度处,且第一溢水孔(7)下端与定水管(9)上端存在一定距离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水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层(12)为单层60-100目聚乙烯网布材质,且防护层(12)与导流管(10)外侧形状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水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15)下端与底滤箱(13)内部下端存在一定距离差,且第一隔板(15)右端与第二隔板(16)左端存在一定距离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水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板(16)与底滤箱(13)内部下端相互粘结,且第二隔板(16)上端面低于第一隔板(15)上端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水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材料(18)为三层过滤层结构,且过滤材料(18)三层过滤层分别为过滤棉层、生物刷层和活性炭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未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8121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浮岛式海上养殖安全防护设施
- 下一篇:一种宽体金线蛭便操作式桶型养殖网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