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集中输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81056.7 | 申请日: | 2019-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372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项建龙;卢伟毅;葛赛均;沈世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科雷机电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31/02 | 分类号: | B41F31/02;B41F31/03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周希良;单燕君 |
地址: | 311215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中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机的供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中输墨系统。包括储墨罐体和罐底,储墨罐体设置进墨口,罐底或储墨罐体侧壁设置出墨口,储墨罐体内设置墨位传感装置,墨位传感装置位于储墨罐体内上部或顶部,罐底设置搅拌装置;储墨罐体内下部设置导墨板,导墨板下方与罐底之间具有出墨通道,出墨口与出墨通道连通。该集中输墨系统能够保证储墨罐体内油墨的性能稳定,防止油墨结皮以及粘度变大变稠,同时,能够以均匀稳定的方式进行下墨,从而为整体供墨的稳定提供基础的保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机的供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中输墨系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供墨系统是印刷行业的一大重要设备,一套好的供墨系统能提高印品质量、节省油墨、降低劳动强度的目的。
但是,目前很多供墨系统对油墨的储存方法却并不理想。油墨很容易出现粘度增大以及结皮现象。这种情况的出现,在出墨时,由于油墨太粘稠或者含有杂质,容易导致出墨困难,甚至堵塞输墨管路。
同时,目前的存储油墨的工作罐由于涉及上的缺陷,导致在出墨时,罐内油墨容易出现供料不平衡导致管内油墨不能均匀供墨的问题发生,这就对罐内油墨量多少的判断产生了不利影响。为了保证供墨均匀,就要通过人工参与来进行保证。
因此,需要一种能稳定供墨且能够保证油墨性能稳定的工作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提供一种集中输墨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集中输墨系统,包括储墨罐体和罐底,储墨罐体设置进墨口,罐底或储墨罐体侧壁设置出墨口,储墨罐体内设置墨位传感装置,墨位传感装置位于储墨罐体内上部或顶部,罐底设置搅拌装置;储墨罐体内下部设置导墨板,导墨板下方与罐底之间具有出墨通道,出墨口与出墨通道连通。
优选的,所述出墨口设于储墨罐体侧壁。
优选的,导墨板上方设置过滤组件。
优选的,导墨板开设若干下墨孔。
优选的,下墨孔沿导墨板外层布置。
优选的,储墨罐体顶部具有上盖。
优选的,储墨罐体设置加热装置。
优选的,所述出墨通道环绕搅拌装置呈环形腔体。
优选的,导墨板底部设置弧面的引流板,引流板中心开设有集墨孔。
优选的,引流板下方设置配墨腔,配墨腔内设置搅拌叶片,配墨腔与出墨口连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该集中输墨系统能够保证储墨罐体内油墨的性能稳定,防止油墨结皮以及粘度变大变稠,同时,能够以均匀稳定的方式进行下墨,从而为整体供墨的稳定提供基础的保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储墨罐体内部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储墨罐体下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301储墨罐体,302罐底,303进墨口,304出墨口,305墨位传感装置,306搅拌装置,307导墨板,308出墨通道,309过滤组件,310下墨孔,311上盖,312加热装置,313引流板,314集墨孔,315配墨腔,316搅拌叶片,317搅拌轴,318搅拌组,319搅拌横杆,320搅拌纵杆。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科雷机电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科雷机电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810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沙发伸展支架及伸展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环保型具有防水功能的回收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