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力性损伤3D人体预警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278284.9 | 申请日: | 2019-03-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574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 发明(设计)人: | 景孟娟;闫凡;李庆;林红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景孟娟 |
| 主分类号: | G08B21/02 | 分类号: | G08B21/02 |
| 代理公司: | 11638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新爱<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 地址: | 450003***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容 输出电路 压力性 预警系统 调频 选频 频率采集电路 二极管 损伤 开关电路 电阻 信号传输通道 信号频率采集 本实用新型 信号发射器 报警模块 并联反接 触发信号 单一频率 调频电路 放大信号 控制终端 限位电路 信号频率 信号筛选 信号校准 信号转换 选频电路 三极管 运放器 采集 输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压力性损伤3D人体预警系统,包括频率采集电路、调频开关电路和选频输出电路,所述频率采集电路运用型号为SJ‑ADC的信号频率采集器J1采集压力性损伤3D人体预警系统控制终端内信号传输通道输入端的信号频率,所述调频开关电路运用三极管Q3和电容C2、电容C3组成调频电路对信号调频,同时运用运放器AR2同相放大信号后输入选频输出电路内,二极管D4、二极管D5并联反接组成限位电路,最后选频输出电路运用电阻R11‑电阻R13和电容C5‑电容C7组成选频电路将信号筛选出单一频率的信号后经信号发射器E1输出,能够将信号校准调节后将信号转换为压力性损伤3D人体预警系统中报警模块的触发信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3D人体预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压力性损伤3D人体预警系统。
背景技术
压力性损伤是全球卫生保健机构面临的共同难题,在ICU患者压力性损伤中,其中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MDRPI)占1/3,不仅为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压力与医疗负担,还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存质量,由于目前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的限制,繁忙的临床工作,护士并不能及时有效对患者进行MDRPI评估,加之目前对MDRPI的预防缺少预警系统,使得护士对患者MDRPI的评估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漏评、评估不完全、延迟评估等现象,参照对比文件1一种急性肾损伤电子预警系统(申请号:CN2016100019505),压力性损伤3D人体预警系统也是一种类似的报警系统,然而实际中由于此系统正在开发中,实际使用时压力性损伤3D人体预警系统控制终端内信号传输通道输入端的信号在传输中往往会出现信号跳频,导致信号异常。
所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此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提供压力性损伤3D人体预警系统,具有构思巧妙、人性化设计的特性,能够实时检测压力性损伤3D人体预警系统控制终端内信号传输通道输入端的信号频率,将信号校准调节后将信号转换为压力性损伤3D人体预警系统中报警模块的触发信号。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压力性损伤3D人体预警系统,包括频率采集电路、调频开关电路和选频输出电路,所述频率采集电路运用型号为SJ-ADC的信号频率采集器J1采集压力性损伤3D人体预警系统控制终端内信号传输通道输入端的信号频率,运用二极管D2和二极管D3组成钳位电路将信号限制在0-+5V内输出,所述调频开关电路运用三极管Q3和电容C2、电容C3组成调频电路对信号调频,同时运用运放器AR2同相放大信号后输入选频输出电路内,其中三极管Q1、三极管Q4反馈调节运放器AR2输出信号振幅,二极管D4、二极管D5并联反接组成限位电路,最后选频输出电路运用电阻R11-电阻R13和电容C5-电容C7组成选频电路将信号筛选出单一频率的信号后经信号发射器E1输出,信号发射器E1发出的信号为压力性损伤3D人体预警系统中报警模块的触发信号;
所述调频开关电路包括三极管Q3,三极管Q3的基极接电容C2的一端和电阻R2、电阻R3的一端,三极管Q3的集电极接电容C3、电容C8的一端和电阻R4的一端,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和电阻R5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接电阻R2的一端和三极管Q1的基极,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电阻R7、电阻R6的一端和运放器AR2的反相输入端,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运放器AR2的同相输入端接电容C3的另一端和电感L1的一端,电阻R3、电阻R5的另一端和电容C2、电容C8的另一端以及电感L1的另一端接地,运放器AR2的输出端接电阻R7的另一端和电阻R8的一端以及三极管Q2的基极,电阻R8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4的基极,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电容C4的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4的发射极和电阻R10的一端,电阻R10的另一端接地,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电源+5V和电阻R9的一端,电阻R9的另一端接二极管D4的正极和二极管D5的负极,二极管D4的负极接二极管D5的正极。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采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景孟娟,未经景孟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782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监测用于带动激振器的三角带的报警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空防灾警报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