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旋转拔火罐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76217.3 | 申请日: | 2019-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507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田宗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宗德;周晓宇 |
主分类号: | A61M1/08 | 分类号: | A61M1/08;A61H9/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德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8 | 代理人: | 苏志洋;范礼龙 |
地址: | 071028 河北省保定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拔火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拔火罐领域。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旋转拔火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外周面上装配有可相对于罐体转动的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的转动轴线与罐体的中轴线重合。本实用新型的可旋转拔火罐通过在罐体的外周面上装配转动装置,在使用时一手捏着转动装置,另一只手转动罐体即可实现罐体的高效转动,加快了拔火罐内气体的升温且能够使拔火罐均匀受热,操作起来十分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拔火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旋转拔火罐。
背景技术
在生活中拔火罐是人们经常用到的医疗器械,而现有技术中的拔火罐通常是罐体相对于罐沿静止的,罐体无法相对于罐沿转动。而在使用拔火罐对人体进行治疗时,医生通常会在将点燃后的酒精棉球放置于罐体内之后快速转动一下整个拔火罐,以使得罐体内的气体迅速升高,且使得拔火罐均匀受热,然后扣在人体需要治疗的部位。在此过程中,不仅操作起来极不方便,而且转动效果较差,进而导致罐体内的气体升温缓慢,拔火罐受热不均匀。
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491024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拔火罐的罐体结构,包括分体设置的罐体和罐沿,罐体的开口处具有呈筒状的连接部(相当于本申请中的颈部),罐沿上设置有向上凸起的环状的安装部,安装部上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内插装连接部,以实现罐体与罐沿的可拆固定连接。该拔火罐在使用时仍然需要医生用手转动整个拔火罐,以加快该拔火罐内气体的升温及使拔火罐受热均匀,操作起来极不方便且效果较差。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拔火罐存在的问题,需要设计一种便于进行旋转操作且转动效果好的拔火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旋转拔火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拔火罐在转动时需要操作者用手将整个拔火罐进行转动,操作不便且拔火罐的转动效果较差,拔火罐受热不均匀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可旋转拔火罐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可旋转拔火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外周面上装配有可相对于罐体转动的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的转动轴线与罐体的中轴线重合。
本实用新型的可旋转拔火罐通过在罐体的外周面上装配转动装置,在使用时一手捏着转动装置,另一只手转动罐体即可实现罐体的高效转动,加快了拔火罐内气体的升温且能够使拔火罐均匀受热,操作起来十分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罐体具有罐口,所述转动装置设置于罐体的靠近罐口的位置。有益效果是,便于操作人员转动罐体。
进一步的,所述罐体还包括罐沿,罐体和罐沿之间还设置有颈部,所述转动装置套装于颈部的外周面上。有益效果是,便于转动装置的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装置包括外圈和能够相对于外圈转动的内圈,内圈的内周面与可旋转拔火罐的外周面固定连接,外圈与内圈的转动轴线重合。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装置为转动轴承。有益效果是,转动轴承的内圈与外圈之间为滚动摩擦,转动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转动轴承的内圈与可旋转拔火罐的外表面之间的结合处还套设有硅胶圈,硅胶圈与转动轴承的内圈紧密配合,与可旋转拔火罐的外表面紧密配合。有益效果是,通过硅胶圈或者橡胶圈的设置可以确保转动轴承的内圈与可旋转拔火罐的外表面之间的紧密配合,避免在罐体转动时发生松脱,而且硅胶圈能够有效保护可旋转拔火罐的外表面以及转动轴承的内圈的内表面,避免二者之间发生磨损。
进一步的,为了便于加工制造,所述罐体的形状为底部球形上端敞口的罐形或者圆柱形。
进一步的,所述罐体上还设置有用于供操作者握着的操作手柄,以便于拨动罐体旋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旋转拔火罐的具体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部分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宗德;周晓宇,未经田宗德;周晓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762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电机
- 下一篇:一种可发热的面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