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75827.1 | 申请日: | 2019-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583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丁维超;丁大伟;朱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雷利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22 | 分类号: | H02K5/22;H02K3/46;H02K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茜 |
地址: | 21301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线 骨架主体 线圈骨架 接收部 容纳 电机壳体 定子组件 上端开口 端部段 纵长 电机 漆包线 本实用新型 从容纳部 方向平行 切线方向 盖板 侧开口 电机壳 内连接 连通 出线 体内 延伸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包括:电机壳体,所述电机壳体包括具有上端开口的机壳和与机壳配合的盖板,机壳前侧设有与上端开口连通的切口;定子组件,位于电机壳体内,所述定子组件包括线圈骨架和绕设在线圈骨架上的漆包线,所述线圈骨架包括骨架主体、与所述骨架主体固定连接的端子接收部以及固定到所述端子接收部的多个端子,所述端子接收部包括具有前侧开口的容纳部,所述容纳部的纵长方向平行于骨架主体的切线方向;以及连接线,其端部段在所述容纳部内连接到端子,其中,连接线的所述端部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容纳部的纵长方向相同,且连接线从容纳部的中间位置出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装配效率和降低人工成本,电机生产厂商引入了电机自动化装配生产线,电机自动化装配对于电机各个部件规格的标准化要求较高。现有技术中的电机装配时需要将连接线与线圈骨架的端子先进行焊接,然后将固定连接有连接线的线圈骨架与机壳装配,再逐步进行其他整机装配工序。由于各个型号的电机连接线的长短不一,导致现有技术中电机的后续装配工序都是带着长短不一的连接线,连接线无法实现规格统一,导致电机装配无法实现自动化。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机,包括:电机壳体,所述电机壳体包括具有上端开口的机壳和与机壳配合的盖板,机壳前侧设有与上端开口连通的切口;定子组件,位于电机壳体内,所述定子组件包括线圈骨架和绕设在线圈骨架上的漆包线,所述线圈骨架包括骨架主体、与所述骨架主体固定连接的端子接收部以及固定到所述端子接收部的多个端子,所述端子接收部包括具有前侧开口的容纳部,所述容纳部的纵长方向平行于骨架主体的切线方向;以及连接线,其端部段在所述容纳部内连接到端子,其中,连接线的所述端部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容纳部的纵长方向相同,且连接线从容纳部的中间位置出线。
具有上述构造的电机可以具有以下效果:可以在装配爪极板组件、转子、定子组件、齿轮组、盖板以及进行一系列测试之后再连接连接线,连接连接线的前道所有工序均不需带连接线进行,从而可以实现自动化装配,减少人工成本;连接线的端部段在端子接收部的容纳部内无需弯折,连接连接线更加便捷,简化安装工序;由于连接线的端部段无需弯折,缩短了连接线的长度,降低成本;由于容纳部朝向前侧开口,连接线从前侧向内连接,可以减小电机的高度,从而减小电机的整体尺寸,使电机的结构紧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机,可以单独地或组合地具有以下一个或多个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线的端部段在所述容纳部内压接到端子。
采用压接的方式将连接线的端部段连接到端子,除了上述优势以外,由于容纳部朝向前侧开口,连接线从前侧向内压接,使得压接很容易进行,并且可以减小电机的高度,从而减小电机的整体尺寸,使电机的结构紧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容纳部位于所述端子接收部的中间,所述端子接收部还包括位于所述容纳部两侧的支撑部、以及位于所述容纳部和所述支撑部之间的过线槽,所述过线槽配置为允许定子组件的漆包线通过。
过线槽用于漆包线走线,其分布在容纳部两侧,压接到端子内的连接线从容纳部中间引出,使得两个带电件之间电气间隙、爬电距离足够大,完全符合电气安全要求。在容纳部两侧的过线槽用于漆包线走线,将容纳部中间部位预留给连接线走线,此结构使得两根连接线走线最近,节省空间,可以减少连接线在电机内部的长度,连接线长度可以最大限度做短,节省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容纳部的前侧端面比所述支撑部的前侧端面更向前侧突出。
由此,漆包线走线容易进入过线槽,降低绕线工艺难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支撑部的两外侧面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机壳的切口的宽度,使得当定子组件装配到机壳内时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切口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雷利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雷利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758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电机
- 下一篇:一种车用空调压缩机绝缘增强电机线束连接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