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芯过孔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74277.1 | 申请日: | 2019-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584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峰;朱攀;宋高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多思达连接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3/502;H01R13/52;H01R13/6581;H01R25/00 |
代理公司: | 32299 苏州知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陈瑞泷<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圈 线鼻子 屏蔽 套环 压环 主体部 壳体 安装孔 塑胶垫片 密封 本实用新型 操作空间 孔连接器 穿线孔 穿孔 三芯 尾盖 装配 鼻子 简易 第一线 体内 封闭 申请 加工 | ||
本申请涉及一种三芯过孔连接器,包括:线鼻子,分为第一线鼻子、第二线鼻子、第三线鼻子,线鼻子均包括穿孔部和主体部,主体部为管状,具有穿线孔;套环,套设在主体部上;第一密封圈,套设在套环上,用于使套环与壳体之间保持密封;壳体,具有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第三安装孔;屏蔽压环,与套环连接;塑胶垫片,一端面与屏蔽压环连接,另一端面与第二密封圈连接,用于使屏蔽压环保持平稳;第二密封圈,用于使屏蔽压环与壳体之间保持密封;尾盖,盖紧在壳体的一端,使线鼻子的主体部、套环、第一密封圈、屏蔽压环、塑胶垫片、第二密封圈封闭在壳体内。本实用新型结构上不需要互插,操作空间小;简易安装,连接可靠;加工及装配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新能源电动汽车的高压连接系统行业,属于电连接器技术领域,是一种塑胶高压大电流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技术中,大电流连接器多是使用插头和插座互插后使整个电路导通;现有的需互插连接器分别由外壳、内胶芯、端子及防水部件组成。
主要缺点:
1、必须需要插头和插座互插后整个电路才能导通,插头和插座互插不到位的话,会存在接触不良而导致整个电路不导通;
2、插头及插座分别由外壳、内胶芯、端子及防水部件组成,零部件较多,加工工艺难,装配工序繁杂;
3、零部件较多,导致加工成本及人工成本增加;
4、作为连接器插拔需要较大的操作空间;
5、部分连接器为金属外壳,重量较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插头和插座连接方式产生的弊端,从而提供一种三芯过孔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芯过孔连接器,包括:
线鼻子,分为第一线鼻子、第二线鼻子、第三线鼻子,所述线鼻子均包括穿孔部和主体部,所述主体部为管状,具有穿线孔;
套环,套设在所述主体部上;
第一密封圈,套设在所述套环上,用于使所述套环与壳体之间保持密封;
壳体,具有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第三安装孔;
屏蔽压环,与所述套环连接;
塑胶垫片,一端面与所述屏蔽压环连接,另一端面与第二密封圈连接,用于使所述屏蔽压环保持平稳;
第二密封圈,用于使所述屏蔽压环与壳体之间保持密封;
尾盖,盖紧在所述壳体的一端,使线鼻子的主体部、套环、第一密封圈、屏蔽压环、塑胶垫片、第二密封圈封闭在所述壳体内;
所述第一线鼻子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内,所述第二线鼻子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孔内,所述第三线鼻子安装在所述第三安装孔内;所述线鼻子、所述套环和所述屏蔽压环为导体;所述尾盖成型有插入口,所述插入口与所述屏蔽压环对齐。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三芯过孔连接器,所述套环的圆周上成型有凸缘,所述凸缘上安装有波形垫圈,所述波形垫圈用于撑紧所述套环和所述壳体。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三芯过孔连接器,所述壳体边缘成型有螺丝孔,所述螺丝孔上安装有螺丝孔套。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三芯过孔连接器,所述壳体材料为塑料。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三芯过孔连接器,所述第一线鼻子、第二线鼻子、第三线鼻子的主体部的穿线孔的孔径均不同。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三芯过孔连接器,所述第一线鼻子的穿线孔的孔径为11.7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多思达连接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多思达连接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742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卧式贴片端子
- 下一篇:一种组装简便的RF板电池座